第二百五十一章父子之間的爭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帝國五年內不動刀兵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南斗星系。
“孤早就說過,漢帝國色厲內茬,終不足以成事。”
上述是冰霜侯國儲君冰芒對漢帝國五年內不動刀兵之事的獨家解讀。
他覺得所謂的漢帝國五年不動刀兵,不過就是變相的在想四國同盟及同盟背後的那個龐然大物服軟示弱。
冰芒的看法實際上就是目前四國同盟內部高層的統一見解。
他們也覺得漢帝國是在示弱。
………………
日月如梭,春秋輪轉。
轉眼已是五年之後。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中,南斗諸國的小日子可以說是過的十分不錯。
大家也逐漸遺忘了那個被四國同盟牢牢鎖住的困獸――漢帝國。
過去的五年時間對於漢帝國來說也相當的重要,十分的珍貴。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內,漢帝國對盧龍鎮和天風鎮的統治力上了很大一層樓。
監天司的監天大陣已經將盧龍、天風納入其中,並且實現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監察。
巡天司的冥府鷹騎也在上述兩鎮之內經營出了十分成熟可靠的情報網路體系。
在監天司和巡天司的雙重監察之下,所有對漢帝國抱有牴觸心理的分子都會被一一揪出,然後拉出去人道毀滅。
平寧都護府內如今生靈數量比例中,純血人族已經佔據七成以上了,並且已經基本實現了人族化,諸夏化,境內風氣基本上已經和帝國本土沒什麼差距了。
在如今的盧龍,天風兩鎮之內,向異族傳播諸夏先進文化的書院,私塾隨處可見。
純血的人族學子懷抱著濟世安民之心不遠萬里從帝國最繁華的地域跑到了邊疆。
這些人族學子在邊疆會有兩條路可選。
其一,被帝國委任成為邊疆郡縣一級的首腦。
其二,在帝國邊疆充當諸夏文明的傳播者,數年過後,他們的這個經歷就會成為其仕途之路上的豐厚資歷。
漢帝國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對帝國做出貢獻的純血人族。
帝國本土也在過去的五年內飛速發展,其上生靈數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十五億之眾。
為此,大漢帝國政事堂頒佈了限制移居帝國本土的條令和鼓勵帝國本土內的純血人族前往帝國新晉征服地域開疆拓荒,但是這依舊不能阻擋來自帝國各處居民想要移居帝國本土的熱潮。
最後,漢帝國皇帝劉襄頒佈了一道強制性的旨意:“即自現在開始,除非必要的異族人員外,所有異族必須在半個月內離開帝國本土,否則的話,會被官府緝捕,而後強制流放。”
這道旨意被民間稱之為“逐異令!”
得益於這道旨意,帝國本土之上生靈的數量減少至了十二億左右。
繼“逐異令”之後,劉襄又頒佈了積分令和蔭補令。
積分令:每名純血人族會得到一百積分,每當其做出對帝國有貢獻之事過後,積分便會上漲。
在帝國本土內每居住一年扣除十分,做出危害帝國的舉動加重處罰,積分低於六十者會被強制遷移出帝國本土。
蔭補令:前往帝國邊境支教、任職,參軍者的家屬將不納入積分制度之內,他們會作為有功之臣的家屬獲得帝國本土的永久居住權。
之所以一連出臺三條命令,還是因為帝國本土內人口膨脹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劉襄只得想法為其減負。
是日,陽光明媚的御花園內。
身披蟒袍,面容俊朗當中帶有一絲稚氣的漢帝國龍驤侯劉恆用堅定無比的語氣出聲,道:“父皇,兒臣覺得您的逐異之令對待異族太過苛刻。”
“聖人曾言,有教無類,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