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想要平靜(第1/2頁)
章節報錯
“另外。”
劉襄的語氣有些放緩,神情也較之先前溫和了不少,道:“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之內,朕都不會在下旨進行大規模的遠征了。”
“朕不想讓我大漢連年征戰,歲歲兵戈。”
“朕想讓大漢停一停,讓大漢萬千子民得以盡情享受如今盛世,同樣朕也想讓常年為大漢征戰的軍人們歇上一歇。”
自劉襄登基以來,大漢帝國就像一個加足了馬力的戰爭機器,時刻不間斷的處於高烈度的戰爭之中。
雖然每次對外戰爭大漢都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但為此也付出了不少民力國力,於情於理,大漢帝國都該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了。
“陛下真乃仁德聖明之君!”
一向倡導愛民如子,惜民如金的呂蒙正連連出聲讚頌劉襄仁德。
對此,劉襄平靜的揮了揮手,而後其將目光聚焦到了徵西大將軍,南院樞密副使薛仁貴的身上,道:“朕剛才所說之語的一切前提皆是基於所有勢力不主動對大漢用兵的情況之下,若有勢力敢領兵侵入漢境,朕准許所有大漢將領可以便宜行事,甚至攻掠敵方本土。”
劉襄想要的平靜安寧,絕不是靠服軟妥協得來的,而是要讓大漢如烈日一般讓所有勢力不敢侵犯。
“陛下,請您放心。”
“吾代表大漢全體將士向您保證,在這一年的時間之內,絕不會有任何異族之兵能踏入大漢本土,侵染大漢子民。”
魁梧威嚴的薛仁貴用極為嚴肅認真的語氣向劉襄許諾保證。
“如此最好!”
劉襄微微頷首,接著面向大漢禮部尚書,文壇魁首韓愈,道:“韓愛卿,朕希望在接下來難得平靜的一年時間之內,你能替大漢培養出萬名太學學子。”
“另外,朕還會讓你督造未來一年之內將要建成的五座州級學府,三十座郡級學府。”
“所需款項若有不足,三司會即刻調發。”
“朕不希望外邦異族在提起大漢之時就只有戰爭,軍隊這些東西,朕還得讓他們知道大漢有最鼎盛的文華,最璀璨的文明。”
若一個國家僅僅只是武力強大的話,那這個國家毫無疑問是貧乏,畸形的,文武乃國家之雙足,缺一不可。
大漢本土的人族對於劉襄來說,每一個都是極其珍貴的。
他們會是未來諸天百族的統治階層,所以他們需要強健的體魄和更淵博的知識。
大漢太學所培養出的太學生會是大漢帝國基層統治的重要維護者。
“微臣必盡皆所能!”
身材宛若蒼松一般清瘦而又堅韌的韓愈行禮應命。
“嗯!”
劉襄平靜應聲,隨後其目光掠過韓愈停到了身軀挺拔,面容普通,長袍之下掩蓋著其滿是老繭雙手的趙過身上。
如果去掉趙過的朝服,官帽、笏板,那趙過真的與田間農人無異。
他是一位真正將自己放到普通百姓之上的大漢官員,他在執教大漢農家學院的一載春秋中,替大漢培養了數百上千名掌握著農家學術精銳的學子。
這些學子皆是人型的農作物增產機,毫不誇張的說,他們就是如今大漢先進生產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