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祖孫之情(第1/3頁)
章節報錯
只是隋軍多次發動討伐高句麗戰爭,也將他們心中的這種野望,打擊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
可是,這也並不是代表著高句麗人,心中的這種野望就已經消失了。
就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感覺到屈辱。
可現在是有情況,也容不得他們不低頭,否則就真的要亡國了。
高句麗王高元於是遣使請降。
他派出的使者,再次三番地向楊廣表達了,自己沒有挑釁天朝上國的野望。
而過往發生的一切事情,便都是誤會,是下面的將帥無知所為。
同時,為了表達他們的誠意,高元還囚禁並送回斛斯政。
斛斯政何許人也?
話說這斛斯政複姓斛斯,本乃司州洛陽人,鮮卑族。
早些年因為被楊堅認為明悟有器幹,便選他為皇帝親衛。
此人積累軍功後,又授予儀同。
大業年間,楊廣更是拜其為尚書兵曹郎,將之倚為心腹股肱。
可這位仁兄卻是不怎麼老實,喜歡交好權貴,尤其是交好了太尉楊素。
等到楊素死了之後,這位仁兄和楊玄感兄弟廝混到了一起。
隋朝建立之後,戰爭幾乎就沒有停過。
隨著朝廷經略四方,軍國多務,斛斯政果斷幹練,也立了不少的功勞,楊廣又以其為兵部侍郎。
楊廣楊廣對他如此的信重,可大業九年,斛斯政卻參與到了楊玄感反叛之中。
事情敗亡後,他才逃往高句麗。
對於這種受自己重用,最後卻背叛了自己的人,楊廣是無比的痛恨。
當時他跑得快,最後楊廣卻沒能逮到他,否則他絕對不可能有什麼好下場。
可惜現如今,他還是落到了楊廣的手裡。
楊廣非常高興,高句麗起碼給他找了個梯子,儲存住了他的威望。
同是,隋朝國內的情況,也讓楊廣和槽中的有識之士明白,這場戰爭確實是打不下去了。
楊廣告知高句麗的使者,隋軍可以可以結束這種戰爭,並把所有的隋軍都撤回到國內。
但是但是高句麗的國王,也必須要答應他們的條件。
那就是高句麗的國王高元,必須要入朝,拜見楊廣謝罪。
同時,楊廣還要求高句麗國王,必須要釋放前兩次,主要是第一次隋軍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所有被俘虜的隋軍以及民夫。
對於楊廣的這些要求,高句麗的使者,也全部都已經答應了。
畢竟如果不答應的話,他們恐怕就真的要亡國了。
楊廣看到高句麗國的使者頗為恭順,他也十分滿意。
於是,他這才遣使,召裴璟和來護兒率軍回返。
此時,裴璟率領的軍隊,一直留守在遼東城內,沒有任何的反應。
其實高句麗的白巖城方面,也都是往遼東城方向,派出了不少探子。
但是遼東城的隋軍,不出兵進攻白巖城,就已經不錯了。
白巖城方面的高句麗軍隊,就更是不敢主動前來,挑釁隋朝軍隊的。
慢慢的,遼東城內的隋軍,也感到越來越焦躁。
他們雖然有高大的遼東城保護著,但此地畢竟是異國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