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說薛萬均就站了出來,對裴璟說道:“總管此事萬萬不可。”

“我軍攻下遼東東岸的速度十分的快,想必幽州城的守將也會想不到。”

“這個時候,我軍快速趕到遼東城,剛好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甚至能減少他們準備守城物資的時間。”

裴璟聽了這話也覺得有些道理,一時之間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扭過頭來接著看向凌敬,想看看他到底有什麼解釋。

凌敬被人家反駁了之後,也不氣惱,只是把頭扭過來看向裴璟,說道:“總管,屬下認為薛將軍說的前半段是十分的正確的,以後半段屬下卻是不敢苟同。”

薛萬均聽了這話有些氣惱,就想上來繼續反駁。

可是沒想到凌敬這話剛說完,裴璟已經抬起了手,擋住了薛萬均的話頭。

他已經明白了凌敬心中的想法,心裡想到,能在歷史上創下赫赫威名的人,果然有些本事。

起碼凌敬這個逆向思維,就很不容易。

此事其實很簡單,他們打下遼水東岸太快了。

他們甚至還抓到了遼水東岸的高句麗守將,並且從他的嘴巴里得知一個訊息。

高句麗原本以為,他們可以阻擋隋軍在這遼水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

可是沒想到,僅僅在一天的時間之內,隋軍就已經攻陷了遼水東岸。

這必然就導致了,遼水東岸有大量的高句麗百姓,會因為懼怕戰亂,而往那遼東城裡面躲避。

這樣聽起來是一個好訊息,因為這些百姓能夠大大地消耗遼東城裡面的糧食。

如果裴璟他們打算打持久戰的話,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裴璟他們這些人,打算打持久戰嗎?

顯然不是的。

裴璟得到的命令,就是在一個月時間之內,他要打下遼東城。

這樣的話,這些進入遼東城內的高句麗百姓,就會成為他們最大的阻礙。

從過往的戰爭經驗上面看,當遼東城裡面的高句麗兵力,被隋軍大量消耗之後,他們肯定會選擇在城內的百姓抽壯丁,協助防守遼東城。

這樣就會導致裴璟如果想短時間內攻下遼東城,會變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他們必然要想辦法。減少遼東城內高句麗百姓的數量。

裴璟點了點頭,下令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在這遼水的東岸先休息五天。”

“五天之後,我們再往遼東城進發。”

此時,將領門已經聽周圍的人,說通了這其中的關鍵,也不由得開始有些將信將疑起來。

尤其是裴璟已經下了命令之後,他們自然也沒有資格反駁。

他們便也只能耐住性子,在這遼水的東岸,尋找一個適合紮營的地方,紮下了穩固的營寨。

而杜如晦和長孫無垢相互看了一眼,開始深深地明白。裴璟對凌敬如此重視的原因所在。

不過,這兩個人也沒有感到太多的失落。

他們已經看出了,凌敬對於軍事謀略上非常的高明,但是其他方面就未必比得上他們兩個了。

他們自然也認為,不必以子之短度別人之長。

只是他們都感覺到有些壓力,凌敬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才華,而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