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來整讚譽的是,像裴璟這樣的將領太少了。

以前他也不是沒配合過將領進行渡河。

但是那些大將卻與裴璟有些不太一樣,多是么五么六地插手水軍進行指揮,反倒讓他們發揮不出自己的所長來。

而裴璟這種乾脆放手的將領,還真是不多。

來整已是帶上了幾分恭敬,說道:“總管放心,尹就這樣說好了。”

“等到渡河之日,兄弟們必定使出渾身解數,以保證幽州軍兄弟的渡河順利。”

聽到這個話,裴璟自然是相信的。

來護兒的這幾個兒子,指揮水軍的功夫都不差。

又過了數天。

隨軍的浮橋已經制作完畢了,大軍可以隨時開始渡河。

浮橋這種東西,不是在水上一直搭過去的。

它是順著河流方向,從下往上搭建。

等到要渡河的時候,從上游放開浮橋,用小船推著浮橋,就把浮橋從河流上面橫過來,搭到對岸去的。

而這個過程中,就一定要計算好浮橋的長度。

若是是太長了,對浮橋的前部也是一個損傷。

如果浮橋最後推過去不夠長的話,那下場就更慘了。

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麥鐵杖就是這樣死的。

當時,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主動請纓擔任了大軍渡河的前鋒。

也是如同今日一樣的攻略,等到隋軍渡河時,沒想到浮橋的長度不夠,離東岸還有幾丈,高句麗軍已經大批湧來。

麥鐵杖看到隋軍渡河之時遇到了這種情況,就單槍匹馬衝到了河岸邊,隨後武賁郎將錢士雄和孟叉也跟了上來,這三人與岸上的高句麗兵展開了殊死搏鬥。

雖然這三人都武藝高強,英勇無比,但無奈岸上的高句麗士兵越來越多,後面的隋軍也無法接應他們。

最後,三人寡不敵眾,奮勇戰死。

所以裴璟對浮橋這個事情,尤其的看重。

巨石穿空,驚濤拍浪,捲起千堆雪。

隋軍開始從上游將浮橋的一端放開,然後用小船幫助浮橋在這遼水之上橫過來。

在場的將領們都感覺到有些緊張。

但萬幸的是,這浮橋搭建的長度剛剛好,順利地橫到了遼水對岸去。

裴璟一聲令下,率先渡河的裴行儼和雄闊海,率領著他們麾下計程車兵們,前赴後繼往對岸殺去。

其實對岸的守軍並不少,足足有近萬人。

這遼水明顯也是他們的防禦重點。

此時整個高句麗,國內的大軍也不過十多萬人,也是為了多殺傷一些隋軍的有生力量,故兒才儘量的在這遼水邊上放置了近萬人。

高句麗也是知道,這遼水注定是防不住的。

來整率領著水軍的艦船,上面,開始儘量靠近遼水的東岸,用強弓硬弩不停的攢射,儘量為強行渡河的隋軍提供支援。

水軍的箭矢遮天蔽日,不少的高句麗軍隊,便是被隋軍水軍射來的箭矢,釘死在了灘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