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璟的軍隊一出現在後方,李淵他們就知道,他們這一次是註定失敗了。

他的臉色變得十分頹廢,奮鬥的半生,結果還是沒能夠贏到最後。

但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到底是要投降,還是繼續頑抗到底?

如果他們現在投降了, 人家也不一定接受,但終歸還是有一點活下來的希望。

可問題是,如果他們選擇抵抗的話,他們就必死無疑。

但他們就是想投降了,他們又能夠有什麼籌碼拿出來呢?

李淵研究過裴璟的性格,他發現被裴璟打敗的諸侯如果名聲好的話,裴璟就會將對方留下來,甚至還會給他們一場榮華富貴,讓他們安然的度過後半生。

比如說竇建德還有杜伏威, 這些人都能夠繼續在麾下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他們除了不能離開涿郡之外,裴璟根本就沒有限制他們的活動自由。

但如果名聲不好,就比如說劉武周之類的,就會直接被裴璟處死,又或是將對方在戰場上殺死。

裴璟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也十分簡單,那就是為了爭取天下的民心。

如果這個諸侯在他原來的地盤裡面,很受百姓的擁戴,那裴璟就會把他的性命留下來,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收攏到百姓們的忠心。

如果這個諸侯在他地盤裡面的名聲不好,那裴璟就會乾脆把他殺掉,為的也是快速的收攏這個諸侯原來地盤的民心。

他李淵原本在關中的名聲好嗎?

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說李淵入主關中的時候,那自然是好的。

但是後來就不好了,因為李淵的軍隊老是打敗仗, 導致了他們大量的糧草物質丟失, 只能夠對百姓徵收更佳重的稅, 才能夠彌補這個之中的損失。

同時李淵手下計程車兵,戰死的也越來越多,所以李淵沒有辦法,就只能夠在關中裡面,招收更多的百姓為兵。

這些都大大的損失了李淵在關中的民望。

隨後李淵徹底敗了,只剩下關中了,又因為關中的門閥拼命的給裴璟賣糧食,導致關中的糧草供應不足,糧食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百姓們吃不上飯,自然就對李淵有了怨恨。

要是從這些角度上面看,李淵對裴璟那是真的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當然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作用,關中裡面不是還有很多的亂軍嗎?

裴璟甚至還可以把李淵殺了,換得關中的民心歸附。

但是李淵雖然一把年紀了,問題是他也確實不想死。

現在這種情況來看,他基本上是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了,但是有榮華富貴也好啊!

他看一下手下的大臣,好吧!其實現在也沒有多少大臣了。

“哪位愛卿過去跟裴璟談判,告訴裴璟, 只要他願意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 願意給我們留下一個榮華富貴, 那麼我們就投靠於他。”

在場的文武聽到李淵這句話都有些鬱悶,他們還選擇的餘地嗎?

李淵看到在場的大臣,都是一副支支吾吾的樣子,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擔當這個重要的任務。

李淵的眼神更是暗淡。

“現在朕已經窮途末路了,你們不願意再為朕做事,那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朕得給你們說明一個事情,讓你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現在不是朕需要你們去跟裴璟的軍隊談判,而是你們自己也需要去跟裴璟談判。”

“現在裴璟那邊是吃定我們了,我們想要活下來的唯一機會,那就是跟培訓他們談判,並且這個事情絕對不能夠拖沓。”

“萬一等裴璟的軍隊,直接對我們發動了進攻,戰場上的刀劍那可是不長眼睛的,他們不會因為你們穿著一身文官的官服就會對你們手下留情,在戰亂之中,那你們這些人也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其他的大臣聽到這話,也終於有所動容了,有一些膽子小的大臣,眼神則更是慌張。

事實確實是這樣,亂軍之中誰管你是不是文臣,又誰管你出自於什麼樣的家族,死了那就是真的死了。

最後還是虞世南站了出來,對李淵說道:“如果陛下不嫌棄的話,之前跟裴璟的談判都是我去,這一次也還是我去吧!”

李淵有些感慨,如果他還有從頭再來的機會,他一定會重用像虞世南這樣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