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將王雄誕的本事,杜伏威自然說得清楚。

三天之後,杜伏威率領著他的麾下軍隊開始出發了。

三萬多人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江都開去。

這些軍隊的數量太多,光是行軍,到江都城那邊就需要十天的時間。

那誰也沒想到,杜伏威這樣做, 早就已經陷入到了裴璟的計劃當中。

就在離丹陽城七十多里外的一處港灣內,大將裴行儼這時候正吐得苦膽的出來了。

這裴行儼本來連游水都不會,所以他坐這船晃啊晃啊的,確實很讓他感覺到難受。

別說這個時代這樣的風帆戰船了,就算是在世,那些動輒幾萬噸的巨輪,一樣有人適應不了, 嘔吐得跟個孫子似的。

何況裴璟手下這些水軍的戰船, 本來也不太適合遠航,在海上的顛簸就更加嚴重了。

萬幸的是,他們也只是在靠近岸邊幾公里的地方行船而已。

要不然的話,遇到什麼突發的情況,比如說大風巨浪什麼的,他們這些人可就是要倒大黴了。

水軍統領來整也來到了裴行儼旁邊。

“殿下你再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到目的地了,只要我們岸上的探子探查到,那杜伏威率領著他的大軍離開,那麼我們馬上就可以進攻丹陽城。”

裴行儼雖然吐得有氣無力,面有菜色,但是他仍然堅持下來。

“來統領就不用擔心我了,我挺得住。”

“你放心,只要一走上這個土地,我又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來整對這裴行儼, 還真有點佩服。

這裴行儼從一開始的時候, 就跟著裴璟東奔西走, 立下了汗馬的功勞。

雖然裴行儼現在已經當上了王爺, 但是沒有一分焦躁,對於他們這些將領也十分的尊重,跟著士兵們同吃同住。一般人恐怕還真的做不到。

所以這戰船上的,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是十分的喜歡裴行儼。

只是這個事情,對於裴行儼來說,又有不一樣的想法。

來整這些人再怎麼努力,那也不過就是一個國公。

他可不一樣,他現在只是一個郡王,他再努力一下那是能當親王的。

裴行儼總感覺到,掛著個郡王的頭銜,有點不太痛快。

其實裴行儼最近也不是說沒有煩惱,這坐船雖然十分痛苦,但是之前上船之前,他收到來自於他父親裴仁基的一封信,卻更讓他感覺到心裡堵得慌。

原來裴璟當了皇帝之後,除了他的祖父當了太上太皇,他的父親裴爽當上了太上皇之外,那就只有他裴行儼,還有裴璟的叔叔裴愔,以及裴璟另外一個叔祖裴矩當上了王。

那邊的裴矩因為年紀也大了,這輩子也不太可能,再給裴璟立下什麼太大的功勞了,所以裴璟乾脆一次給他封了個親王,其他全部都是郡王。

而像裴行儼父親裴仁基的這種情況,裴璟看在了裴行儼的份上,也給他封了個國公。

其他的那些親族,更是連國公都混不上,大多是個郡公,縣公,甚至更低。

可以說裴璟當上皇帝之後,在爵位上給的,那是十分的扣。

跟那李淵當上皇帝之後,一下子封出來幾十上百個王,又完全不一樣。

這直接導致了個後果,那些族人不敢給裴璟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也在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爵位。

而且那邊裴璟說了,如果誰想當王,或者誰想拿到高的爵位,那就加入他麾下,為他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