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李淵的話一說出來, 虞世南也是犟了起來。

“就怕失去的那半壁江山搶不回來, 現在手裡能剩下的半壁江山,也要被搶走了。”

唐皇李淵簡直氣得發抖, 他沒想到這虞世南,竟然膽大到這種程度。

他當時就要下令將其拖出去。

可是這個時候大臣的行列中, 有人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又站了出來。

眾人一看, 這是陳叔達。

“陛下,這虞世南所說的話, 雖然有些直率, 但是這確實是那麼個道理,如今我們根本已經承擔不起兩線開戰的下場了。”

“那偽秦王裴璟確實可恨,但是我們現在有潼關在手,想來裴璟也攻不進關中。”

“到時候我們先集中精力, 將那薛舉給解決了,再跟那裴璟算總賬也不遲, 還請陛下三思。”

唐皇李淵聽到這個話, 心裡面算舒服了一點,但是他想到了自己二兒子的慘死,心裡永遠是難以平靜。

“其他的諸位大臣呢?”

“你們是什麼意思?是戰是和都給朕拿出個說法來。”

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都還是不約而同地走了出來,大聲喊道:“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唐皇李淵痛苦地閉上的眼睛。

他知道了, 這一場戰是打不下去了。

就算是他想打, 大臣們也不答應。

另外,關隴軍事貴族也不答應。

畢竟關隴軍事貴族都快要被人家掏家了, 哪裡來得了興致對抗裴璟?

李淵麾下的軍隊雖然說是很多,但是很多軍隊都掌握在關隴軍事貴族的手裡。

並且很多的糧草物資,也都是由關隴軍事貴族提供的。

只要關隴軍事貴族不答應, 那這場仗就打不起來。

這也是他明明知道洛陽之所以丟失有獨孤懷恩的一份功勞在裡面,他卻根本沒有辦法,對抗關隴軍事貴族一樣。

何況,他們現在把這場仗打的跟狗屎一樣,人家現在不轉變槍頭對付他,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既然諸位大臣已經決定了,那朕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只是這樣戰爭打到現在,那偽秦王裴璟願不願意跟我們議和,也是一個問題。”

“如果要議和,派誰去議和,那也是一個大問題。”

只知道關隴軍事貴族的官員,聽到這話, 互相打了個眼色。

隨後,幾人朝著一名官員示意。

那名官員當時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如果陛下要派人去跟那裴璟議和,臣願意毛遂自薦。”

誰知道李淵只是看了一眼那個大臣, 心裡馬上就把他給否決了。

這個人正是高士廉, 也是出身於關隴軍事貴族。

雖然高士廉家不是多麼顯赫, 但是身上的印記那是絕對洗不掉的。

唐皇李淵心裡,現在非常擔心這關隴軍事貴族,會不會撇下他,主動投奔那偽秦王裴璟。

如果可以的話,他根本就不希望關隴軍事貴族方面的官員,去見裴璟。

“高愛卿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但是高愛卿的地位未免太低了一點。”

“否則朕一定會派你前去的,只是現在派你去,未免讓那裴璟看輕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