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甚至已經打探到,這東突厥跟西突厥交戰大獲成功,東突厥和契丹、奚、霫等部族,為了感謝裴璟對他們支援,給他們運送了大量的羊群充當軍糧。”

“等到這些羊群一旦到了裴璟的手裡,想必他就會馬上進行南征。”

“如果偽秦王裴璟南征的話,就會給太原晉陽一帶造成極大的壓力,太原是我們的起兵之地,也可以說是我們龍起之地,絕對不可以輕易放棄。”

“所以我們必須派出精兵強將,對他們進行防守,如果父皇不嫌棄的話,兒臣願意親自率領兵馬到,幷州去跟裴璟一直長短。”

這個年輕人,正是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

自從李淵稱帝之後,李世民便被封為秦王。

而裴璟也早被隋朝封為秦王,在如今全天下之中,無人不對秦王殿下裴璟的軍事能力感覺到驚豔。

哪怕是在李淵的治下,百姓對於秦王殿下裴璟屢戰屢勝,幾乎從未遭逢敗績,也是十分的崇拜。

李世民既然已經被封為秦王了,那他又如何能夠不想跟裴璟這個秦王長短,想看一下哪個秦王才是最強大的武將。

就更不要說只是裴璟對於他而言,還有一個奪妻之恨在裡面,如果不能除去裴璟,那他心裡此中難以消除那一口惡氣。

只是李世民的這話一說出來,殿裡面也是一陣討論。

這李世民的這個討論,並說不上是多麼的高瞻遠矚,因為裴璟會進攻李淵,這顯然就是隻要不是瞎子都知道的事情。

而旁邊的李建成給麾下的魏徵打了一個眼色,對方瞬間會意,馬上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這萬萬不可,秦王殿下作戰能力自然是非同凡響的,如果由他去跟那偽秦作戰,自然是十分合適。”

“但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西邊的薛舉來勢洶洶,而秦王一直都在跟薛舉作戰,如果貿然換的人選,恐怕會耽誤西線的戰事,所以還請殿下聖裁,是否派別的將領參與對偽秦王裴璟的作戰。”

李建成與魏徵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有他們自己的打算。

原因也十分簡單。

自從李淵起兵了之後,秦王李世民從太原一直到打進關中,甚至跟後來的薛舉作戰,都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這些戰功讓他在李淵的這個勢力裡面,甚至可以說的算是獨佔鰲頭,俯視群雄。

那偽秦王裴璟在天下人心目之中,地位也是非常不同凡響的。

李建成他們從來不曾小看過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如果到時候還讓李世民佔據了打敗裴璟的名頭,那麼這個事情可就更加不好說了。

李建成如今已經被封為太子了,而這李世民又被封為秦王。

關中自古以來就是秦地。

李淵心裡也肯定還有一些齷齪的想法,想要挑起兩個兒子之間的競爭。

所以李建成有這樣的做法,也無可厚非,不過思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已。

上面的李淵一聽到魏徵這樣的說法,再想到魏徵是李建成的人,他馬上便能夠體會對方的意思。

可是他心裡,卻不為兩個兒子之間的相互爭鬥而感到憤怒。

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其實就是李淵個人造成的。

同時魏徵的這個說法。他也確實是很贊同。

這偽秦王裴璟的實力再怎麼強大,但畢竟中間還跟他們隔著一個。虎牢關,過了虎牢關之後還隔著一個潼關。

這兩個地方都是軍事要地,裴璟想來傾力來攻,也不可能輕易攻進關中。

而西邊的薛舉則是不一樣,那是他們的心腹大患。

而李世民一直在跟西邊的舉作戰,所以李淵也不太希望,把李世民從西邊調到東邊,去與偽秦王裴璟作戰。

只見唐皇李淵點了點頭,說道。魏卿說的有道理,此事還需細細斟酌。”

李世民聽到也無可奈何,只是心裡覺得有些遺憾,又有些擔心。

他也不知道這李淵,到底會派出什麼人去跟裴璟作戰,如果戰敗了,必定後患無窮。

這李世民退了回去,更多的將領站了出來,向李淵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