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高句麗王這次那麼講誠信,把他答應獻給裴璟的所有東西,都給送過來了。

那秦王殿下裴璟,也是毫不介意做一個誠實君子。

何況,現在秋天都已經結束了。很多高句麗的農田,都在糧食快成熟之前,就已經被幽州軍騎兵燒燬了。

還有不少的高句麗村落,儲存的糧食也都被幽州軍騎兵搶光了。

甚至還有不少的高句麗小城,也都已經被幽州軍騎兵打破了。

等到幽州軍騎兵走的時候,城池裡面連個銅板,都沒給高句麗剩下來。

他們幽州軍的戰略目的,顯然已經達到了。

幽州軍騎兵再待下去,就要到了冬天。

到了冬天,他們幽州軍騎兵作戰,也沒有那麼方便。

何必在此久留,不如先返回遼東,等到明年繼續來折騰高句麗。

哦,不,那得看高句麗王怎麼做再說。

如果對方明年,不按照他們這一次定下的協議,乖乖的把三十萬石糧食,以及五千匹戰馬送到幽州的話,那幽州軍騎兵就師出有名了。

如果高句麗王真的按照協定,每年給他送三十萬的糧食,再給他送五千匹戰馬,那麼不用幽州軍騎兵出兵了。

就這樣幾年,高句麗的國庫就會燈枯油盡。

到那個時候,高句麗王在高句麗的境內,就是一個人人喊打的暴君。

界時,幽州軍東渡高句麗,將高句麗也變成了秦王殿下裴璟的地盤,那才叫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秦王殿下裴璟倒是巴不得,高句麗王不乖乖的把物資送過來。

他再派出一名將領,派出那麼一兩萬騎兵,到這高句麗的境內好好鬧一鬧,搶一些糧草物資,清掃一些村落。

讓高句麗今年的災難,明年再來一次,直到高句麗王願意把他的東西交出來為止。

這樣還順便幫他訓練了一下麾下的騎兵,何樂而不為?

總之,這幾年高句麗王想要安寧,那是絕對不可能了。

八萬多原先隋朝的俘虜,加上裴璟麾下的六七萬軍隊,還有三十萬擔糧食,一萬匹戰馬,就憑著裴璟現在每隻小水軍,想要全部運送回幽州,那也不是一個小事情。

秦王殿下裴璟看著自己麾下這是小船,也是嘆了口氣。

他看著身邊的薛萬徹,說道:“薛將軍,你可得把這個遼東城和白巖城一線,給本王看好了。”

“現在你也看到了,我們這水軍就那麼幾艘船。”

“如果你把這個遼東城和白巖城給丟失了,我們可沒有足夠的水軍掩護過河。”

“到時候,還不知道要在這個遼水的邊上,再死上多少人,才能搶回這兩座城。”

薛萬徹也是一臉的糾結,隨後他還是無奈地向裴璟一個拱手,說道:“請殿下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看顧好這兩座城的。”

其實薛萬徹的無奈,裴璟也十分明白。

但是這個薛萬徹在遼東城當鎮將,也已經當了兩年有多了。

之前,秦王殿下裴璟對高句麗的戰爭,還有對竇建德的戰爭,甚至平定羅藝的叛亂,薛萬徹都沒有機會參與。

他只能夠窩在這遼東城無所事事,也是把他給憋壞了。

如今這秦王殿下裴璟,還讓薛萬徹繼續在遼東城當鎮將,也難怪他十分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