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糧草很快就會消耗乾淨,薛萬均他們如果想活下來的話,就必須要想別的辦法。

至於別的辦法是什麼辦法,那當然就是就地徵糧了。

這就是裴璟之前定下來的計劃,這樣的行動可想而知,以後每年都會進行進行。

他們的目的就是在高句麗人農忙的時候,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讓高句麗的軍隊們疲於應付。

他們派出兩三萬的騎兵,高句麗就要派出十倍的人馬去防守。

可高句句根本就沒有十倍的人馬防守他們。

所以高句麗只能全員皆兵,這樣下去的話,高句麗國內的經濟也會崩潰。

不出數年這個高句麗的統治,就岌岌可危了。

到那個時候,才是裴璟完全消滅高句麗政權的時候。

這三萬突厥軍隊在高句率的國內,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他們不斷地向高句麗的國內開始深入,他們只要遇到了村落,甚至小一點的城池,就會馬上強行進攻,把所有的牲畜和糧食全部搶走,不留下任何的一顆粟。

高句麗軍隊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防守薛萬均這些。

他們專挑防守薄弱的地方去進攻,一旦遇上實力比他們差的高句麗軍隊,他們也馬上就會發動進攻,。

突厥騎兵的威力自然是強大的,高句麗的地方軍隊,根本就沒有辦法跟他們作戰。

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高句麗軍隊潰敗了,人也死了,糧草牲畜也全部被搶走了。

乙支文德負責北方的防守,他們也很快了解到這個情況。

他們知道軍隊少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跟這三萬軍隊抵抗。

然後他開始收縮高句麗的軍隊,想要組成一個拳頭,欲圖與薛萬均率領的三萬突厥騎兵作戰。

可是薛萬均也很有意思,他也根本不跟乙支文德的高句麗軍隊作戰。

只要乙支文得把軍隊集合起來,他馬上就率領著軍隊撤退。

薛萬均東打一槍西打一槍的,就是不肯跟乙支文的正面對戰。

這可把乙支文德氣得夠嗆的,可恰恰的他又沒有辦法集中軍隊強行與幽州軍作戰。

因為人家又不跟他們作戰,就躲著他們跑。

恰巧薛萬均率領的突厥騎兵,運動戰打的又非常的好。

他們移動的速度,也比乙支文德的騎兵和步兵的混合軍隊,移動得更快。

乙支文德追又追不上,等到他們把軍隊分散開的時候,薛萬均率領的三萬突厥騎兵,馬上又會一湧而上。

每次薛萬均率領的突厥軍隊,從他們的身上咬下一大塊血肉,把乙支文得也痛得不要不要的。

可是乙支文德根本教沒有辦法,改變這局勢。

雖然他已經被高句麗國內認為,是軍事實力以指揮能力最高的人了。

可是幽州軍現在用的就是陽謀,也不耍什麼陰謀詭計,人家擺明了就是用這樣的計策,堅決不要跟高句麗軍隊作戰。

乙支文德只能夠儘量的堅壁清野,儘量的把麾下的百姓和軍隊聚集到大的城池裡面,希望能夠緩解這樣亂糟糟的情況。

問題是,哪怕他們這樣做,情況也十分的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