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精神空虛的叔祖+老狐狸的智慧(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樣,裴矩辦起事來,也是更加得心應手。
可是他的祖父裴蘊也有一個硬傷。
雖然他更善於鑽營,對於天下大勢的判斷也十分厲害。
但是其實他祖父在處理民政上面的能力,也是不如他叔祖的裴矩。
“來人!”
………………
秦王裴璟帶著幾名隨從,來到了叔祖裴矩的房宅。
自從雁門戰爭結束之後,他便把叔祖裴矩和祖父裴蘊,都接到幽州來。
並且,裴璟為他們各自準備好了舒適的宅子,因此他的叔祖和祖父便一直生活在這裡。
門人看到進來的人竟然是秦王殿下,自然也不敢阻攔,連忙讓開的道路。
裴璟也不需要他人引路,徑直往後院走去。
他知道這個時候,他的叔祖裴矩,肯定在宅子後面的一口魚塘裡面釣魚。
說起來。這個宅子倒是附屬有一個小魚塘,可自從裴矩來了之後,就苦了這魚塘裡面的魚了。
每天下午時分,裴矩便會帶著他的釣具,到小魚塘的邊上去釣魚。
他每次都是釣完了放,放完了釣。
而且,裴璟也不知道這些小魚為什麼會那麼蠢,每一次都還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它們釣上來。
難道它們就沒有發現這個魚飼料,吃著嘴巴痛嗎?
當裴璟來到了後院的池塘邊時,看到裴矩的確正在釣魚。
只是事情也沒有裴璟想得那麼悲觀。
面前的說是一口池塘,但是事實上這一口池塘,已經可以說是小人工湖了。
一條魚同時被釣到幾次的機率,其實還是非常小的。
只是裴璟看到了叔祖比以前更蒼老的樣子,也不禁暗暗地嘆了一口氣。
他的叔祖裴矩,生於公元548年,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
裴矩是河東裴氏西眷房子弟,年少時便勤奮好學,文章華美。
北齊時期,起家司州兵曹。進入北周,投靠隨國公楊堅。
隋朝建立後,授內史舍人。
參加隋滅陳之戰,平定嶺南叛亂,安撫突厥啟民可汗,歷任民部侍郎、內史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冊封聞喜縣公。
所謂的聞喜縣公,就是河東裴氏家族族長的爵位。
隋煬帝時期,仍受重用,聯合蘇威、宇文述、裴蘊、虞世基等人同掌朝政。
隨後,他更是用心經營西域,打擊吐谷渾,設計分裂突厥。
那怕是歷史上的江都宮變後,裴矩委身於宇文化及、竇建德,始終受到尊重。
武德四年(621年),歸降唐高祖李淵,歷任殿中侍御史、太子詹事、檢校侍中,冊封安邑縣公,支援與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和親。
玄武門之變後,他奉命勸諭東宮兵馬,授民部尚書,深受唐太宗推崇。
貞觀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時年八十歲,獲贈吏部尚書、絳州刺史,諡號為敬。
他的叔祖裴矩終其一生可謂是十分精彩的。
直到裴璟自己來到了這個時空,也讓叔祖的命運,出現了天大的變化。
最終使得裴矩這頭猛虎,也不得不委身一小池塘裡釣魚釣蝦,也難怪他的叔祖裴矩,那麼短的時間內變老了那麼許多。
這個時候,叔祖裴矩也發現裴璟的到來,他的臉上馬上就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