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史是職官名,其執掌事務不一,但多為幕僚性質的官員。

長史最早設於秦代,當時丞相和將軍幕府皆設有長史官。

其後,魏晉南北朝時,州郡官員底下多設長史。

但都相當於秘書長或幕僚長。

單從這一點上面看,裴璟將凌敬任命為長史,就是將其充當了自己的幕僚長。

杜如晦若是將要投入到裴璟的麾下當謀士,那麼這個凌敬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他接下來這段時間的長官了。

不過,杜如晦對於凌敬的印象,卻是非常的好。

凌敬這人也是白衣翩翩,雖然不是世家子弟出身,但是氣質不凡,有書卷氣。

且凌敬臉上的表情從容不迫,容貌俊美,眼睛裡還透著幾分堅毅。

這樣的人,與杜如晦當滏陽縣尉時,接觸過的那些蠅營狗苟之輩完全不一樣。

就從這種種方面看,杜如晦都可以看得出,凌敬必然是有幾分本事的。

他重新給凌敬施了一禮,方才說道:“還請凌長史賜教。”

凌敬也沒有再多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他同樣對於面前的這個杜如晦,印象也很好。

他不是那種喜歡爭權奪利,會排斥有能力下屬的長官。

同時凌敬還十分清醒,他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餅給做大。

只要把餅做大了,他們才能水漲船高。

就他現在這個位置,說一句犯忌諱的話,若是這裴璟以後實力大了,直接造反當了皇帝,他一個宰相的位置還少得了嘛!

又換句話說,裴璟的這個官位要是一直升不上去,這輩子也就是個幽州總管了,那他爭權奪利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他給杜如晦出的題都是恰到好處。剛好可以考校到對方的本事,又不會顯得過分刻薄。

而杜如晦從凌敬的這些問題。便可以看出凌敬的為人,應當也著實不差。

正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他從裴璟下屬的狀態,就可以看出對方的為人了。

杜如晦心裡不由得感嘆,彷彿自己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不過說起來,凌敬對於這杜如晦的本事,還真是有些驚訝。

本以為送上門的貨色不會太好,誰知道這杜如晦還真是不錯。

他問出了不少的問題,但對於他問出的問題,杜如晦都能對答如流。

甚至杜如晦有不少的回答,讓他和裴璟都有些驚豔。

等到凌敬適當地問了幾個問題之後,便不再問,而拱手對裴璟說道:“將軍,杜之公子之才勝敬十倍,請將軍重用。”

裴璟點了點頭,這杜如晦有本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之所以要考較他,也不過是為了裝點裝點門面。

同時又是沒有過由頭,他突然就用對方為高職,那無論是對於杜如晦,還是對於凌敬,甚至還對於他來說,都有些尷尬。

不過。這凌敬如果說杜如晦的才能比他高上十倍,裴璟覺得那倒也未必。

兩個人主攻的方向不一樣,杜如晦更擅長於政事,而凌敬更擅長於軍事,這一點是不一樣的。

當然也並不是說杜如晦就對軍事一竅不通,也不是說凌敬對於政事就一竅不通了。

裴璟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杜公子便留下來,擔任幽州總管府的主簿吧。”

因此,裴璟也是增添了個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