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個月後。

丹陽公主一行乘坐的馬車,是從承福門出了宮城的。

她們有楊廣的手令,還有楊廣的心腹大將,折衝郎將沈光的保護,守宮門的右侯衛士兵沒有盤查,直接讓她們出去了。

馬車透過長長的城洞,光線變得很暗,慢慢地又變得明亮了起來。

這個時候,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這是一道橫跨了洛水的大橋,新中橋。

城洞外已經有三百名精銳的騎兵在等候。

等馬車靠近,他們便迅速和沈光所帶著兩百士兵匯合,形成了一支五百人的軍隊。

而率領著三百名士兵的右侯衛校尉,又低聲給車隊領頭的沈光彙報了情況。

隨即,他便催馬入陣,只落後於沈光半個馬頭而行。

車隊從長夏門出了洛陽城之後,便一直往南走。

那是丹陽公主陵寑的方向,這個路程足足要行大半天之久。

這樣的行程本來應該是枯燥的,但是丹陽有著兩位同伴的陪伴。

三個小娘偶爾聊上一些閒話,倒也不覺得悶。

她左邊的一位,就是丹陽母后蕭後遠房侄子,羅川令蕭珗的女兒蕭月仙。

不過,這說來也有意思,這蕭月仙雖然年齡,與丹陽差得並不是很遠。

但是蕭月仙在輩分上,卻是比丹陽足足少了小了一輩。

若真要算起來,他還得喊丹陽一聲,“姨”。

不過,丹陽也不是小氣之人。

雖然她也知道和蕭月仙差著輩,可是兩邊算起來也是遠房,倒也不計較那麼多,便主動提出以姐妹相稱。

此時的蕭月仙顯得有些侷促。

丹陽是天潢貴胄,也不需要如何的擺架子,就只有一股上位者的氣勢撲面而來。

而蕭月仙雖然也是西梁皇室的後裔,但是西梁早已經滅亡了多年。

甚至她早些年家裡還頗為貧苦,跟著父親吃遍了諸般苦楚。

如果不是有蕭皇后這樣一個親戚在,恐怕她的父親蕭珗,連一個羅川令都做不上。

因而,並且她初出到了洛陽,與丹陽又並不如何熟悉,說起話來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覺。

此時有些彷徨不安的蕭月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不久的將來,她的父親蕭珗,還會再建梁朝稱帝。

她也會與面前的這個丹陽一樣,成為一國之公主。

此時的丹陽又在輕聲地安慰著,坐在她左側的一位小娘。

“觀音婢,你不要多想,等到這一次回去,本公主一定就將此事奏請父皇。”

“讓父皇把你們的東西都要回來。”

那被丹陽稱為觀音婢的那小娘,名字叫做長孫無垢。

她和被臨時拉上湊數的蕭月仙不一樣。

她是楊廣極其寵信的大臣,名將長孫晟的女兒,也是丹陽公主真正的閨中密友。

只是可惜,長孫晟在三年前亡故了。

這一次丹陽公主出宮遊玩,所用的理由,就是要前往拜祭她亡故的母妃。

本來丹陽公主也是一片好心,想要拉著長孫無垢出去遊玩,轉變一下心情。

可誰曾想到,這段旅行卻讓對想起了自家已經亡故的父親,反倒情緒更加低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