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有幾根毛,人家都畫了進去。

二十二皇子李正:“……”

大可不必。

突然有些後悔跟姚九爺提這件事情,怎麼破?

不過細細翻來,二十二皇子李正還真看到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蝗蟲分雌雄,雌蝗蟲一般把卵產在大約10厘米深的土地中,被一種白色的圓筒狀形栓狀物包裹,一次能夠產下約數十粒卵。

具體多少,還需要實驗求證,但可以確定的是,一隻雌蝗蟲產卵不少,否則土地一翻開,不會有那麼多白色的東西。

二十二皇子李正:“……”

所以,到底能產多少,還沒有人求證嗎?

這個問題,到是可以登報,看看大明有沒有哪個能人求證過了。

蝗蟲有三個成長階段,一個是卵,接著便是幼蟲,然後才是成蟲。

卵埋在土裡,一般不仔細觀察的話,很難發現。

一般是夏、秋兩季繁殖,產在裸露的灘塗上……

等等,灘塗上?!

二十二皇子李正瞪大了眼睛,狠狠地盯著“灘塗”二字。

可就算知道了它的產卵地址,想要找到它也不容易,畢竟它是將卵產在10厘米以下的土裡,總不能到處翻灘塗吧?

二十二皇子李正有些遲疑。

不過蝗蟲的天敵確實有些多,比如青蛙、蜥蜴、鳥、螞蟻、步甲、芫青、雛蜂虻、食蟲虻、雞鴨等。

這一群天敵中,最好養的大概就是雞和鴨了。

只是,蝗蟲能飛,雞和鴨真的能抓到那麼多蝗蟲?

“為什麼不能?”

姚九爺聽到二十二皇子李正的問題,感覺奇怪,“雖然蝗蟲會飛,可是你不要忘了,就算它們再會飛,它們也得落地啊。難道它們能一直在天上飛,不停下來。只要它們停下來,那就行了。”

“我說出來了嗎?”二十二皇子李正一愣。

“嗯,說出來了。”

好吧,二十二皇子李正有些無奈:“那得要捉住那麼多蝗蟲,得養多少雞鴨啊?要有那麼多雞鴨,老百姓也能填飽肚子了。”

姚九爺面露不解:“你是想用蝗蟲雞鴨嗎?如果是那樣,你不應該問需要捉多少蝗蟲,才能把雞和鴨子餵飽吧?”

二十二皇子李正:“……”

那能一樣嗎?

他想解決的是蝗災,而不是養殖雞和鴨子。

老百姓要怎麼養雞養鴨,他才不關心。

“我們看的是一本書嗎?”二十二皇子李正說道,“我看的《農學奇談》裡說了,雞鴨能防治蝗蟲,蝗災發生的時候,多可怕啊,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遭殃。所以我看到書上那樣說的時候,感覺有些扯淡,要是養一點雞鴨就能防治蝗蟲了,那蝗災早解決了,還會放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