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當時她連大堂姐姚安馨都欺負,姚安玲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你那個時候脾氣也倔,但姚家沒落了,你吃了一回苦,性了慢慢就調整過來了。但他們四個不一樣,他們四個出生的時候,姚家正是騰飛之時,所有人都捧著他們。後來我上了京,姚家在金陵也算是一家獨大,大家更是捧著他們,他們也就天不怕地不怕,一副熊孩子模樣了。這次上京,正好可以跟你哥商量一下,看要不要把四個弟弟留在京中。”

“恐怕不行。”姚安玲搖頭,“我哥定居京中,我也有可能嫁到京中,爹和娘就剩下四個弟弟了,若他們也要留京的話,他們會瘋的。”

“又不是以後都留京中了,只是讓他們在京中求學。老家那邊有書塾,可那是姚家自己的,我怕他們四個在裡面無法無天,不受人管事。可在京城不一樣,京城到處是貴人,他們不收斂不行。”顧清菱還表示,她辦的書香書有內部員工書塾體系。

二房四個小子要是留下來,不管是年級都能直接入學。

書香書以後還會有諸子百家,天下讀書人朝聖之地,在這種潛移墨化的環境中,他們還用擔心四個小傢伙學壞嗎?

就是墨家、公輸家兩家現在的那群孩子,都能在學業上狠狠壓四個小傢伙一頭,讓他們吃一回教訓。

顧清菱告訴姚安玲書香院都有什麼課程,他們學的是什麼。

別說別人了,就是姚安玲聽了都有些心動:“我這麼大了,還能去讀書嗎?”

顧清菱一愣,笑著說道:“為什麼不能?公輸先生嫁過人,孩子都9歲了,不照樣在裡面讀書做先生?你不會以為公輸先生一進來就是先生吧?她也是先讀書,經過考核透過以後才升成先生的。”

除此外,墨家有不少十多歲都還在讀書的姑娘。

以前她們沒有這樣的機會,但這不是被農家、公輸家兩家給刺激到了嘛。

農家出了一個女先生範純薏,公輸家出了一個公輸菡,那墨家也不能落後了。

顧清菱可以想見,未來諸子百家進來,怕也要跟著這風氣,將家裡的姑娘“逼”出來了。

到時候,書香院一大幫讀書的姑娘。

相較於嫁人,顧清菱真心覺得,姚安玲應該再讀幾年書。

姚安玲眼睛閃閃發亮:“那我準備一下,三天後就去。”

顧清菱答應:“好。”

但究竟上哪個班,就要看姚安玲自己的考試成績了。

姚二夫人接到了自家女兒要上書香院讀書的訊息,有點懵。

等等,她女兒不是來相看人家的嗎,怎麼變成讀書了?

“娘,就讓我去嘛~奶奶都答應了,說裡面有好多讀書的女孩子,還有各種厲害的先生,我要不去虧大了。”特別是姚安玲跟姚二夫人強調,書香院裡不僅有女學生,還有各位皇子皇孫。

姚二夫人這才想起來,姚九爺不就每隔一段時間會帶著上書房裡的那幫皇子皇孫們去書香院讀書嗎?

姚二夫人的眼睛亮了:“那行,到時候你要好好表現,就算皇子皇孫不行,他們的伴讀也行。”

能夠給皇子皇孫當伴讀,他們家有京中必然也是有名有姓,前途無量的。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