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師引導,他們所見之地只有那麼大,所攀之山只有那麼高,又如何要求他們行聖人言,做聖人事,“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否則,再好的口號,那也只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摸不著。

之前明光帝只覺得報紙這東西,都是上不了檯面,用來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

就是姚九爺他們竭盡全力在搞的《博物志報》,在明光帝眼裡也是“奇淫巧技”,上不了檯面。

若不是姚九爺他們有“初衷”,若不是為了鍛鍊這幫孩子,明光帝不見得允許一幫皇子皇孫放著“正事”不幹,去幹這種上不了檯面的事。

然而事實上……

就是這些上不了檯面的東西,似乎影響了更多的人。

明光帝一看閱卷子,一邊思考著到底是什麼在背後改著著這一切。隱隱的,他似乎有些明白,李文崇為什麼會想和顧清菱“大搞教育事業”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即使只是一份小小的報紙,只要它辦得好了,它也能在某些看不見的地方影響著他的子民們。

明光帝一連兩次將蝗蟲做為會試、殿試的考題之一,除了想要考較各位考生,同時也是想要讓朝中眾臣明白——他要搞滅蝗這個大動作了。

再就是,他想讓人天下人也知道這件事。

而諸位考生的試卷,對他來說,是個“驚喜”。

雖然還不是特別明瞭,但隱隱也能察覺到,某人的動作,未來將為大明帶來多大的變化。

忽然間,明光實有些期待起來。

他臉上的笑容,讓堂下的眾臣們微微鬆了口氣。

他們可不知道明光實在想什麼,只以為是考生們的答卷讓明光帝高興,這也意味著,他們“出色”的完成了這次任務。

按照自己的心意,明光帝將姚安宏、霍博濤的排名往前面撥了撥。

……

“宏哥兒考中了探花?!”

顧清菱一臉驚訝,有些不敢相信。

之前姚安宏的成績也沒有好到令人驚豔的程度,怎麼突然就成了探花了?

她連忙詢問李文崇,不會是他在明光帝面前說好話了吧?

說好話沒事,但這名次也不能太誇張了不是?

李文崇聞言,笑了出來:“你對自己孫子有點信心好嗎?宏哥兒參加科舉,我是提前跟皇兄打過招呼,但考得如何,能不能過眼,又不是我說了算。宏哥兒能被點中探花,一個是他文章本來就寫得不錯,另一個,則是他年紀輕,長相俊俏……自古以來,探花這個位置,就是留給英俊少年的。”

不說遠的,就說上一屆的那一位,不也是因為容貌格外出眾,所以才被點了探花嗎?

論狀元,要說才。

論探花,得說貌。

而榜眼……

其實榜眼的才華不可能會差,可問題是,前有文采更加出眾的狀元郎,後有年輕貌美的探花,榜眼若是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這風頭可不就被壓了下去?

姚安宏會被點為探花,李文崇雖然有些意外,但考慮到姚安宏年齡偏小,以及出色的外表,被點為探花的可能性也挺高的。

這說明什麼?

說明皇兄對姚安宏的認可。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