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你在看什麼?我們要一起看。”

“對對,小叔,我們要聽故事。”

“你講!”

……

這幾個傢伙上課不認識,認的字根本沒有他多,他不講誰講?姚九爺的包子臉上盡是無奈,可誰讓他是“長輩”叫?

讓他們四個排排坐好,姚九爺坐在他們對面,將書對著他們,講了起來。

顧清菱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個畫面,心中頓時一樂。

她是剛剛從莊子上回來的。

這不,她讓人實驗培育農種,莊子上告訴了她一個好訊息,說是培育出了一種增產一倍的南瓜,她趕緊去看了一下。

還真沒讓她失望,那南瓜確實比原本的大了一倍,切開以後,瓜肉聞著就香。知道她要去,莊子上還特地煮了一些,顧清菱品嚐了一下,感覺都不用加糖了,軟棉軟棉的,可以當甜品吃。

顧清菱知道這個時代的種田技術還不發達,她在讓人編寫“自然雜記”這個系列的時候,就已經在想著要搞農業研究的事情了。

她讓他們從“觀察”開始,以銀子做為獎勵,發動周邊的老百姓觀察植物,研究種植技巧。可老百姓大字不識一個,也沒有《金陵週報》,效果並不顯著,主要依託的還是她自己買的那幾個莊子。

因為有靈泉的存在,她莊子上種的東西特別容易活,也養得特別好,就是一旦不再澆灌摻有靈泉的水,二代三代又會失去這種優勢。

這種事情,搞得顧清菱十分焦距。

她沒想搞種田大業,但也希望為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做些生活,讓他們過得好一些。

於是,顧清菱還是想辦法花錢“僱傭”了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到種子上幫她實驗,想辦法改良這些農作物,讓它們一代更比一代好。

老農聽到顧清菱的打算,亦是一陣激動,他們不懂什麼大道理,但他們知道,一旦成功了,那將會有很多人能夠填飽肚子。

因此,在莊子上,他們好吃好喝的住著,幹得比誰都認真。

現在“超級南瓜1號”出來了,他們比誰都開心,這可是用他們自己培育出來的種子種的,已經是第二代了。

雖然不知道第三代還能不能維持現狀,但他們已經有辦法種出第一代了,不是嗎?

顧清菱把“超級南瓜1號”交給大丫鬟春天,讓她各院都送一份過去,晚上燉南瓜湯。

“好的,老太君。”

顧清菱沒有急著打斷幾個孩子的講書,她在門口呆了一會兒聽眾,直到姚九爺講完了,才帶著笑意了進去,誇姚九爺講得真認真,看把侄子侄女聽得多開心啊。

小七、小八:“開心!”

小五、小六:“嗯嗯,特別開心!”

然後一個個爬起來,擁進了顧清菱懷裡,甜甜地喊著奶奶。

姚九爺見了, 有些酸酸的:聽了我的故事就算了,居然還搶我娘,太過份了!

不過他已經是學會分享的大孩子了,他才不會跟他們講,呆會兒娘是他一個人的。

姚九爺將繪本放回了書架上。

顧清菱挨個抱完孩子,關心地問他們在幼兒園過得開不開心,都和小朋友玩什麼遊戲,吃了什麼,上了幾次廁所……

小孩子或許還不一定講得明白,但是顧清菱十分耐心地詢問和聽講,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

與此同時,顧清菱也能從側面瞭解他們在幼兒園的一天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