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節目的觀眾都是從官方微博底下隨機抽取的,多大歲數的都有。人員組成雜了,自然就有不認識楊傑的,不奇怪!

不過楊傑在現場也不是沒有粉絲的,當場就有個年輕人笑著道:“大叔大媽你們是來搞笑的麼?人家節目組本來就說了,這次的主講師是傑哥,你們過來參加節目都不看介紹的麼?”

“傑哥?這是誰?沒聽說過!”

“傑哥都沒聽過?他可是被很多人稱為天才的人。傑哥不僅歌唱得好聽,戲也演的不錯,故事講的也是引人入勝,而且還會功夫,真的是那種文武雙全,放在古代能夠出將入相的人。”

“這位兄弟說的不錯,更難得的是傑哥不怕事,那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傳統文化大會知道吧?傑哥在那裡幹翻了好幾個找事的老外,最後更是單靠一張嘴就將一個自以為是的老外懟到吐血了!”

聽到傳統大會的事情,一個大媽道:“這個我知道,當時我還在現場呢,只是距離有些遠沒看清那上場的小夥子長的什麼樣。現在聽你這麼說那人就是此時臺上這人?”

“那可不麼,傑哥可是明星,別人想冒名頂替也頂不了的。”

“別說了,沒看到已經開始了麼,至於會不會講,聽聽就知道了。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喜歡歷史的啊,我家那小子就是,總說歷史枯燥,看不進去,我都愁死了。”這是一個被孩子歷史成績困擾的家長。

看著臺下有些竊竊私語,楊傑鎮定的笑了笑道:“大家好,我是楊傑,也是今天的講師。在場的觀眾有認識我的,也有不認識我的。這都沒關係,反正今天是節目沒結束大門不會開的。所以不管怎樣,您們都是要聽我囉嗦幾句的。”

“我知道在講歷史的這個行業裡,基本上是沒有年輕人的。這裡邊原因很多,其中不信任應該是最主要的一點。”

“不過不要緊,相信今天過後,大家的觀念就會改變了,年輕人也照樣能講好歷史!”

這就是他對於《明朝那些事兒》的自信。

因為這本書沒有告訴你發生過的事件的具體歷史意義,而是以一種風趣幽默的這種不正經的方式闡述了歷史,帶你思考歷史,思考人生,思考未來。

楊傑相信這種闡述方式可以使很多不喜歡學習歷史的人愛上歷史,而這也正是科教頻道要製作這種節目的目的。

只要能達到普及歷史的目的,就算是以不正經的方式闡述歷史的厚重也沒問題。

簡單自我介紹了一下開場之後,楊傑直接開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來說一說明朝。他沒有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沒有唐朝:“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的強盛,沒有宋朝:“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繁榮,但有“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典範言行。”

“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

“很多人對於明朝的印象並不深刻,遠沒有對漢唐宋三朝瞭解的那麼多,只以為華夏強在漢唐時期,軟弱在宋,實際上明朝是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和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朝代。”

“如果去看明朝戰史,會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面臨的情況有多麼危急,都絕不用女人換取和平,也絕不割地賠款。強硬是他的性格!”

“哪怕如暴民軍大軍壓城,哪怕如瓦剌大軍圍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論是哪種情況,都絕不認輸。”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愛玩的,有荒謬的……沒錯,你多半知道朱元璋當初起兵的時候有多麼勇武,多半也聽過後來成了永樂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麼英明,你也多半聽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

“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