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市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驗室當中。
幾個研究員看著眼前的資料,一臉的不敢相信。
“教授,老闆送來的這個面料也太厲害了吧,這面料的速幹指數,居然才個位數,我現在都懷疑是不是資料搞錯。”一個年輕的研究員,一臉震撼。
“這已經是第三便了,不可能一直錯下去的,這面料的速幹指數真的是個位數的,這實在是太神奇了,這是一個偉大的突破。”
教授一臉的激動,要知道現階段最好的速乾麵料,其速幹指數也超過十五,個位數的速乾材料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面料或許是第一次研發出來。
“如果真是剛剛研發出可,那就太厲害了,不知道是那個實驗室研發出來的,個位數的速幹指數,這比純棉材料好了近二十倍,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或許有研發出了不可思議的東西,從電池到晶片,現在到了面料,實在是太厲害了,不過這材料的具體數值是多少?”
其他研究員也是一臉激動,作為這個方面的研究員,他們非常清楚個位數的速乾麵料代表了什麼,這又是一款劃時代的科技。
“這款面料的數值是六,實在是太變態了,要知道杜邦最好的面料,也才十七呀,這塊三倍的差距了,如果和純棉比已經是十五六倍的差距了。”
教授拿著資料一臉的激動,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研究的成果遠遠大於財富的意義,出現這樣的黑科技他肯定是最激動的。
速幹這個專業名詞或許很多人聽不懂,不過它還有一個其他功能,那就是吸水性,棉料的吸水性是百分之十左右,而普通的聚酯纖維則是在百分之一左右,但是他們這款面料不到千分之一。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開了,他們這個實驗室的人都被震驚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現代材料發展到這個階段,每前進一步都很困難。
但是現在突然搞出強了三倍的面料,就算他們這些人一個個都被震撼到了,畢竟這提上實在是太大了,超出了他們的猜測和幻想。
“也不知道成本怎麼樣,如果不是很高的話,那這一次肯定要做哪些壟斷公司手中搶下一塊市場,讓我們的產品也好好大賣特賣。”
“只要成本不是很高,這一次就算是杜邦這樣的巨頭,也要乖乖的服軟,我們天宇可不是什麼小公司,一但大規模生產,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噩夢。”
“哈哈哈哈,前段時間那些晶片公司一個個睡不好覺,現在就要輪到面料公司了,這款產品一但退出,那麼肯定成為爆款,也技術真的就能為所欲為。”
一時間實驗室當中充滿了討論,外人或許不知道,但是專業人員都清楚,在面料這方面他們被壓制了多長時間,現在終於可以出一口惡氣了,他們當然很開心。
當面料測試結果出來之後,立馬開始了其他的程式,一路綠燈很快各種各樣的手續就拿到,用不了多久這款面料就可以上市了。
速幹速幹,顧名思義,就是溼了之後乾透的速度,眾所周知棉雖然保暖,但是溼了很難乾透,就算在夏天,一件溼漉漉的衣服擰乾之後,也需要兩個多的小時才能徹底乾透。
但是好的面料,速度就會大大縮短,杜邦有一款叫,高科技透氣滌綸纖維的材料,同樣的一件衣服,在同樣情況下,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幹透,遠超棉質的面料。
半個小時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他們這款面料更加牛逼,擰乾水之後僅僅需要六分鐘,就能徹底的乾透,這就是科技材料的差距,就算是不懂的人,都知道差距有多大。
當然這種面料不僅僅是在夏天使用,在冬天也是差不多的情況,純棉的材料冬天如果溼透了,就算擰乾水分,穿在身上那也是在找死,但是他們這款材料就不一樣。
當然有人會說,乾的越快不是吸熱越大嘛?不好意思,一個材料的速幹,還有另外一個指標,那就是吸水率,吸水率都不一樣,那標準就不一樣。
衣食住行,其中衣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棉料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但是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安逸的地方,邊疆千里白雪,太空冰冷無比,這些地方都需要更好的材料。
,,,,,,
天宇人才濟濟,所以很快,又有一個新的部門成立,這一次賣的不是電池,也不是晶片,而是面料,對的和以前的情況差不多,他們只賣面料,其他的利率可以給各大品牌。
葉帆的辦公室當中,新任面臨部門總經理,彙報著他收集的訊息和市場情況。
“老闆,目前全球性的服裝公司只剩那麼幾家了,其中優衣庫在我們這裡的銷量很高,根據他們公佈的資料,他們的銷售額已經超過六百個億。
根據我們部門瞭解到的,他們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外包的,生產環節都是一些小公司,而他們只負責銷售和宣傳,大部分的利潤也是被他們吃掉,那些生產的小公司只能喝湯。”
聽了他的描述,葉帆點點頭,問道:“國外情況應該好一點吧,我們國家不是也有兩個大品牌,在國外和那些公司廝殺爭奪市場嘛?”
“對的,那兩家公司在國外的市場很好,不過他們非常低調,國內大部分的消費者,根本不瞭解他們的情況。”總經理苦笑著搖搖頭。
隨著發展國內的消費者雖然理智了一些,但是有些東西真的很難改變,品牌在他們眼中根深蒂固的,那兩家公司在國外可以大殺特殺,但是國內消費者根本不認可。
要知道他們在國外可是做時尚產品的,賣的衣服也非常受歡迎,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改變不了國內人看不起,這使得他們不再國內銷售了。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在國內默默無聞,但是在國外大殺四方的企業,這些企業都非常低調,如果不專門去了解的話,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情況。
“我知道了,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執行吧,速度要快。”葉帆點點頭,專業的事情要給專業的人去辦,自己只需要看看情況就可以。‘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新部門開始繁忙起來,生產需要下游環節,不過下游環節的那些工廠待遇實在是太差,完全不符合天宇的要求。
那些一個月只有四五千的工廠,完全不合格,在新世紀當中,這點工資完全不夠的,所以天宇開始出資入股,然後對工廠的裝置和管理開始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