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聚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生死不易
同“生死不渝”,用來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
劉備討吳時諸葛瑾身在南郡,當時有人進讒言詆譭諸葛瑾,稱其與劉備互通訊息,流言甚盛。陸遜上表力保諸葛瑾絕無此意。孫權回覆說:“我和子瑜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他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當初孔明出訪吳國,我讓子瑜留下他。子瑜對我說:‘弟弟已經跟隨他人,義無二心。弟弟不會留下,就像我不會離去一樣。’他的言行是如此英明。論世上君臣大義,我和子瑜,可以說是‘神交’了,不是旁人可以離間的。我已知你的心意,表函會再遞交給子瑜,讓他也瞭解你的良苦用心。”[11]
人物評價編輯語音
孫權:1子瑜與孤從事積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2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間也。3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12]
虞翻:諸葛敦仁,則天活物,比蒙清論,有以保分。[13]
孫登: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忠於為國,通達治體。
陳壽:1瑾為人有容貌思度,於時服其弘雅。2諸葛瑾、步騭並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13]
動畫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瑾
動畫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瑾
傅玄:有張子布以為腹心,有陸議、諸葛瑾、步騭以為股肱,有呂範、朱然以為爪牙,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
周昭:急論議則傷人,爭名勢則敗友,重朋黨則蔽主,務欲速則失德,此四者不除,未有能全也。當世君子能不然者,亦比有之,豈獨古人乎!然論其絕異,未若顧豫章、諸葛使君、步丞相、嚴衛尉、張奮威之為美也。
陸機:風雅則諸葛瑾、張承、步騭以聲名光國。
袁宏: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將命公庭,退忘私位。豈無鶺鴒,固慎名器。
《吳書》:初,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謹才略雖不及弟,而德行尤純。妻死不改娶,有所愛妾,生子不舉,其篤慎皆如此。
《世說新語》:(諸葛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諸葛亮),吳得其虎(諸葛瑾),魏得其狗(諸葛誕)。
郝經:諸葛瑾才猷蘊藉,顓面上將以功名終,亦其次也。”“侃侃相臣,濟威以仁。震霆收聲,澤國生春。元嘆徳度,沉深穆逺。澄淵不波,龍盤蛟轉。子山純懿,子瑜共肅。贊元將命,共安坤軸。[14]
李贄:周瑜、魯肅、諸葛瑾、張紘、顧雍,彼比引薦,真君子也。[15]
餘嘉錫: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繼以瞻、恪、靚,皆有重名。故渡江之初,猶以王、葛並稱。[16]
黎東方:沒有周瑜、魯肅,便不會有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戰,沒有諸葛瑾,也不會有猇亭之役以後的吳、蜀言歸於好。
墓址編輯語音
諸葛瑾墓在常州市郊北港鄉連江橋下塘。墓為土墩,佔地約五畝。高45米,墓前原分左右兩墩,一為印墩,一為劍墩,清道光年間,曾在墩下鋤得篆文“諸葛子瑜之墓“小玉碑,出土漢代玉鎖、玉豬及銅鏡、陶瓷器皿等。今墓已不存,土地為北港磚瓦
張飛(?—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為“萬人敵”。關羽年長數歲,張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公元196年因交惡曹豹而被呂布所破。呂布敗亡之後,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劉備衣帶詔事情洩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徐州刺史車胄。後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公元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當陽橋厲聲大喝,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
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在武都之戰中,兵敗而還。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諡曰桓侯。
一省點錢覅和薔薇和軍歐若基我我我無人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