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2/2頁)
章節報錯
隆中對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在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劉表病重時,準備把荊州託付於劉備,並對劉備說:“我兒不才,荊州諸將又相繼凋零。我死之後,就由你來攝政荊州。”劉備回答道:“您的諸位兒子當然是賢明的,請您安心養病。”有的人勸劉備應該聽從劉表所言,備曰:“劉表待我不薄,如果我取代他的兒子,人們必定會認為,我待劉表甚薄,所以,我不忍心這麼做。”[21]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而此時劉表病死,劉表次子劉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劉備屯兵於樊城,不知道曹操軍的突然到來,到了宛城才知道狀況,隨即率軍離開,路經襄陽時,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打劉琮,可佔據荊州,但劉備因和劉表同宗,不忍相奪。劉備於城外喊劉琮,劉琮因為害怕不敢出來,劉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荊州士人投靠劉備,到當陽時,竟有十餘萬眾,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劉備另派遣關羽乘船數百艘,讓他和自己於江陵會合。有人勸說劉備:”現在應該迅速保住江陵,我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有士兵太少,若曹操來了,我們怎麼阻擋?“但劉備說:“想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這麼多人背井離鄉跟著我,我怎麼忍心拋下他們!”[22]
大業初成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程普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劉備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操引軍北歸,留下曹仁守南郡。[23]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與周瑜在南郡共攻曹仁,迫使曹仁龜縮在江陵城[2425]。因江陵城堅固,一時難克,劉備又率眾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郡雷緒率領私人武裝數萬人前來歸順。劉琦病逝,部屬們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所設在公安縣。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以鞏固雙方關係。[26]
百科x混知:圖解赤壁之戰
百科x混知:圖解赤壁之戰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東吳西征入蜀的計劃中止。[27]劉備趁機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江陵(南郡),於是據有荊州五郡。[28]
劉備
劉備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龐統在此時勸劉備圖取益州。劉備遂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將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城。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皆勸劉備襲殺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拒絕。劉璋上表推薦劉備代理大司馬,兼領司隸校尉,配給劉備士兵,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北至葭萌,駐軍不前,厚樹恩德以收眾心。[29]
建安十七年(212年),張松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反目。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吞併其部隊。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佔領涪城。[30]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璋派遣劉璝、泠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在涪阻擊劉備,都被劉備打敗,吳懿投降。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阻擊劉備,李嚴率眾投降。劉備軍力益強,分軍平定各縣。同時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軍入蜀。張任、劉循退守雒城,劉備率軍進攻,張任出擊,被劉備軍斬殺,劉循遂堅守不出,龐統率軍攻打雒城時為流矢所中戰死城下。[31]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時劉備派建寧督郵李恢說降馬超。馬超來到成都,劉備命他率軍屯城北,一時城中震怖。劉備於是派簡雍勸降了劉璋,遂領益州牧,啟用蜀中諸多人才。[32]
漢中之戰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認為劉備已經佔據益州,想要要回荊州,劉備回應說:“等得了涼州,就把荊州給你。”孫權忿怒,於是派遣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於是率兵五萬下公安,讓關羽入益陽。同年,曹操定漢中,張魯逃往巴西,劉備聽說後一方面與孫權議和,平分荊州,另一方面派遣黃權去迎接張魯,但張魯已經投降曹操。曹操留夏侯淵、張郃等鎮守漢中
多次入侵巴西,劉備派遣張飛與張郃戰於瓦口,張郃敗歸南鄭,劉備回成都。[33]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兵進攻漢中,派遣吳蘭、雷銅等奪取武都,被曹洪所殺。劉備率軍佔領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相拒。[34]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於定軍山紮營,夏侯淵率軍前來爭取定軍山,被黃忠所殺。而後曹操親提大軍來爭漢中,劉備聽說後說:“曹操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