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六月,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因為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果然,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範強(演義中誤寫作範疆)謀殺,並將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張飛軍營都督送表給劉備,劉備聽聞後不由得嘆道:“噫!飛死矣。[24]蜀漢後主追諡張飛為桓侯。[25]

歷史評價編輯語音

陳壽:1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2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26]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27]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27]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27]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傅幹:“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劉巴:“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劉備:“以君忠毅,侔蹤召虎,名宣遐邇,故特顯命,高墉進爵,兼司於京。其誕將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稱朕意焉。”[26]

楊戲:“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籓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28]

袁準:“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葛洪:“謂勇力絕倫者,則上將之器;洽聞治亂者,則三九之才也。然張飛關羽萬人之敵,而皆喪元辱主,授首非所。”

李暠:詠群豪之高軌,嘉關張之飄傑。誓報曹而歸劉,何義勇之超出!據斷橋而橫矛,亦雄姿之壯發![29]

閻負、梁殊:“驍勇多權略,攻必取,戰必勝,關、張之流。”[30]

張說:“思齊忠壯而異材,求之古人,張飛、許褚等也。”[31]

曾鞏:“侯以智勇為將,號萬人敵。當蜀之初,與魏將張郃相距於此,能破敵軍,以安此土,可謂功施於人矣。其歿也,又能澤而賜之,則其食於閬人不得而廢也,豈非宜哉?”[32]

黎登:涿鹿雄威袞繡鄉,早從昭烈起樓桑。眼空塞北萬夫特,名在巴西千古香。將蜀若教星不隕,吞吳未信策非良。興劉不盡英雄志,太息無由問彼蒼。[55]

郝經:“羽、飛昭烈啑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兩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飛瞋目橫矛,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33]

陳元靚:“漢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實惟車騎。敵萬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34]

祖無擇:“蜀之諸將,惟飛最雄。”[35]

何喬新:“車騎將軍蓋世雄,蚤年仗劍從真龍。並遊惟許多髯翁,俯視餘子猶沙蟲。曹瞞欺天悖且兇,欲移漢鼎歸鄴宮。將軍眥裂發上衝,忠憤凜凜摩蒼穹。佐佑昭烈剪蒿蓬,威如虓虎氣若虹。提戈斬級無怛容,萬眾莫敢嬰其鋒。取荊兼益啟漢中,重噓炎燼光曨曨。剖符遂受徹侯封,帶礪河山誓始終。天不祚漢構禍兇,變生肘腋殞厥躬。飄然騎箕返大空,在帝左右佐化工。殄戮癘鬼驅螟螽,嘉陵江上廟宇崇。吏民薦享誠且恭,鳳笙嗚嗚鼓逢逢。飆車雲馬紛來降,斷碑苔蘚何重重。誰操巨筆曾南豐,光明俊偉星斗同。功名何必上景鍾,斯文足表將軍忠,威靈赫赫垂無窮。”[54]

馮夢龍:“釋嚴顏,誨馬超,都是細心作用,後世目飛為粗人,大枉。”[36]

盧弼:“張飛屯固山,曹洪破吳蘭,飛退走。是飛雖勇猛,亦時為強敵所敗也。”[37]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38]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飛。[39]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飛亦位列其中。在民間,張飛被尊為“屠宰業祖師”[40]。

人物爭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