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綵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這一段描寫花果山的內容,李沐陽大說特說了一番,因為描述得太過於詳細,增添了它的可信度,讓人真的以為存在這樣的地方。

接下來就是石猴出世了!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

“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不少人聽到這裡的時候,心裡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雖然他們是旁門中人,但多少有幾個正道的朋友,也看過稷下道院的一些文獻資料。

其中像是凌霄寶殿、玉皇大帝、南天門之類的東西,在稷下道院的文獻資料中也出現過。

這些都算是稷下道院道法歷史中的一部分,是用來支撐稷下道院正統性的。

“莫非李沐陽講的東西真的是正統道法?”不少人心裡微微有些激動,甚至有的人已經開沸騰起來,一個個雀躍不已。

接下來就是原書這一章最精彩的片斷了,“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石猴因緣巧合,在“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當起了美猴王。

這種一出場就有奇遇,然後走上人生小巔峰的情節,就是典型的黃金三章。

把所有人的興奮點都get到了,恨不得自己就是那美猴王。

“呵呵,這就有代入了啊!”李沐陽在心裡暗道。

美猴王過上了沒羞沒臊的日子,平時不是喝酒就玩母猴,快活賽神仙。

那接下來就要開始劇情迴轉了,估摸著老吳也是一個駕馭劇情高潮的好手。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嘖嘖,想我鹹魚才幾年,這差距...)

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不得久駐天人之內?”

好吧,連掌管死亡的閻王都出現了,這在稷下道院中只有資深弟子才能接觸到。

畢竟這個觀點和現在的主流思想不太相容,稷下道院也不敢一股腦全都抖出去,因為這玩意的存在缺乏證據。

眾人聽到這裡都不敢說話了,似乎真的感覺到冥冥之中存在的幽冥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