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儒袍布衣,在戰陣之中顯得分外獨特。

“束!”

“縛!”

“困!”

“緩!”

“請文聖顯靈,助我人族!”

數千位儒袍男子,手中筆墨朝天一畫,變成一個個大字,往周軍身上湧去。

文曲星的光輝從天空之上照耀,星辰之力附著在大字之上讓它們威力更填幾分。

原本不動如山,堅不可摧的周軍戰陣,忽然如遭重創,陣型一時紛亂。

束字,縛字變成了文氣顯化的鐵索,長繩......

困字變成了腳鏈手銬,綁在周軍身上。

緩字變成了文氣,覆蓋在周軍戰陣之中,讓他們的行動和思維越發遲緩,像慢動作一般。

雖然手銬,腳鏈,索,長繩有著實形,但卻砍之不斷,甩之不掉。

周軍只能在他們拖累之下戰鬥,甚至時不時的因此而摔倒。

可能難以想象,百家之中除兵家之外最擅長戰陣之法的居然是儒家。

而且上次牧野之戰,儒家除了靠著獻頭騙出姬發真身位置之外,也沒有太多的表現。

但那是因為另外一個時空之中,比干並非文聖,也沒有掌握人族文脈,儒家神通並沒有加持的緣故。

而這個世界大商有文聖比干執掌文曲星與人族文脈。

而儒家神通在借用文曲星和人族文脈的力量上是最為輕鬆的!

這就導致了真正的國戰之上,儒家的戰陣之法恐怖至極。

原本連車下虎士都打不破的周軍戰陣,因為儒家文士的參戰,居然隱約讓人覺得要不戰自潰了。

“姬家逆賊入主西岐,不敬商王恩德,不顧人族大業,陰謀造反已有三世。”

“三世之仇,猶可報乎?”

一個穿著儒袍的白髮老者高聲怒喝,指著城牆之上的周軍發問。

“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儒家文士紛紛怒吼。

“殺!”伴隨著文士怒喝,數千文士齊齊寫出一個大大的殺字!

數千殺字彙和在一齊,匯聚成一個比周軍軍陣上顯化的大山還要更高几分的殺字。

接著它被文曲星照耀,無盡文氣洗浴。

殺意昂然驚人,天地為之變色。

筆落驚風雨,字成泣鬼神!

殺字化為一把百丈巨劍,朝著周軍頭上的那凝實的大山砍去。

一劍劈下堅不可摧的高山震動不已。

兩劍劈下堅不可摧的高山逐漸顯化裂縫。

三劍劈下,帶起無邊殺氣,周軍的眼神從紅紫色恢復了黑白,忍不住雙腿戰慄。

斬山!

軍陣演化而出的高山頓時碎裂不堪,變為一塊塊碎裂的巨石,然後緩緩消失。

三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