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此刻也在九間大殿裡看著這道題,古往今來曾有一位人族帝王願意國家日夜奮鬥,願意為了國家犧牲一切嗎?

唐虞商都曾有殉國的文官,赴死的武將,但似乎從未有過為國家獻出一切,以身許國的君王。

大王會願意嗎?

聞仲看向了空無一人的王位,凝視良久,走出了大殿。

倘若大王不願意,恐怕就再也沒有人願意了。

他想起自己與子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那時的太子還是微子啟。

子受也從未想過自己會繼承王位,經常偷偷溜出王宮,去民間遊玩。

那日,子受又溜出了王宮,結果天公不作美,暴雨傾盆,雨水彷彿要淹沒朝歌一般,斗大的雨點打得人臉生疼。

聞仲發現子受偷跑出宮,害怕帝乙擔憂,便自己出了王城在朝歌裡四處尋他。

找到他的時候,四周的人都在奔跑尋找著躲雨的地方,生怕身上沾上了雨水。

畢竟這個年代醫藥本就不發達,萬一著涼了,一場風寒絕對足以取走一個人的性命了,縱然王公貴族死於風寒的也絕不在少數。

唯有子受不同,他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褪了下來披在一個小男孩的身上,又把獸皮皮傘遞給了男孩。

聞仲看著他做完這一切,也沒有去尋找地方避雨,只是默默在十米之外跟著小男孩。

僅剩一件遮羞單薄的衣服,配上子受當時消瘦的身軀,在大雨下無比脆弱卻又無比堅挺。

聞仲現身替他撐開雨水,問道:“子受,你為何要這麼做。”

“大衣與皮傘皆取之於民脂民膏,而不是我靠雙手掙來的,在萬民有需要的時候,自然應該由他們先用。”

“那你既然已經送完了,為何還不回宮?”

“大衣與皮傘都很貴,有可能招惹歹人,我一走了之,豈不是害他?”

“我跟著他,最少能護他平安。”

聞仲默默跟著他送小男孩回了家,那之後子受果然得了風寒,高燒不退五日,聞仲去採取仙藥才把他救下。

聞仲問他:“你後悔嗎?”

“不後悔。”

“你又非儲君,做這些幹嘛。”

子受的小臉一臉疑惑:“身在王室,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我不是儲君,但是我的吃穿用度就不是由萬民供養的了嗎?”

聞仲一言不發,退出了寢殿。

看著子受的選擇,聞仲從回憶中退了出來。

“感君隻身悲黎庶,誤我一世漬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