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一處府邸。

“不知王兄何事喚我前來?”子受的二哥的子衍衣著甚是華美,對一個行禮拜道。

子衍的先帝帝乙的二子,素來胸無大志,日日混吃等死,懶理朝事。

“王兄喚我何事?”子受的二哥子衍對一個人拱手問道。

子衍乃是大商先帝帝乙二子,素來胸無大志,日日混吃等死,是個標準的紈絝。

微子笑了笑,做足姿態把自己二弟迎入房門。

帝辛一朝有三賢名聲遠播,箕子,比干,微子。

這三人皆是殷商王室

比干,箕子乃是子受的王叔。

唯有微子也就是子啟乃是帝乙的長子,子受的兄弟,賢明遠播,三賢之中隱隱為最。

不管是父皇的喜愛,還是他長子的身份,以及“父死子繼”的天理制度,都理所當然應該由他繼承王位,掌管大商。

但以聞仲為首的武官,以商容為首的文官以梅伯、趙啟為首的老臣聯合舉薦言稱“子啟母親在生育子啟、子衍時,還是側室的身份,生育子受方才時已經是王后了”

然後用“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這種扯談的理由,居然讓帝乙硬生生把王位傳給了三子子受。

自帝乙一朝微子啟的賢名就一直遠播朝野,以忠勇智孝賢聞名,但有賢明不代表就逆來順受,沒有野心了。

明明大家都是一母所生,明明自己早就定好的大統被人剝奪,他如何能甘心?

更別說那些賢名本就是為了繼承王位而刻意表演與散播出來的。

“子受不似人君。”

子啟說這話的時候面色平靜如水,也沒看著自己的二弟,只是輕輕擦拭著寶劍。

前幾日大殿上刺激子受,便也只是為了讓他說出些更過激的話,廢除人祀還不夠,宣天告命,還不夠,但加上再不祭蒼天與諸神和暗示廢除奴隸制,已經夠了。

子衍覺得自己大哥說的話實在有失偏頗。

三弟在位平定北海叛亂,威壓天下諸侯,四夷拱手,八方賓服,百姓安居樂業,國庫豐盈遠超父王。

最關鍵的是得到了人皇劍,拿著人皇劍的人如何可能不似人君?

他正待反駁。

卻看到子啟手中的寶劍爆出五彩光明繼續說道:“此劍名為媧皇劍,女媧娘娘親手所賜,劍格位同子受手中那把軒轅劍,上可斬昏君,下可除奸臣。”

子衍當即就被嚇壞了:“王兄所言甚是,我也觀三弟實在不似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