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柳灩躬身施禮,腳步輕快的出了書房。

範寧笑著把清單放在一邊,拿起一本《魔鬼經濟學》看了起來。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著名的書評人蘭茲·伯格把《魔鬼經濟學》比喻成一部偵探。

他說自己在閱讀讀書的過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間,吹跑書中的那股靈氣。

確實,《魔鬼經濟學》的每一個章節都包含了一本一流偵探的所有元素,只不過列維特所要偵破的最終目標不是“找到兇手”,而是“揭開真實世界的偽裝”。

範寧看的時候倒是沒有這麼多想法,只是覺得寫的很有意思,很能把人吸引進去,把一本經濟學的書籍當成來看,既不會枯燥,還真能有所思得。

週六沒工作,或者說推掉了工作之後,每日的時間安排就很自由。

上午看完書,離著午飯時間還早,便去練功房拉拉二胡練練琴,看著快變成擺件的古琴,範寧突然想起來了,這老師怎麼還沒找到?

打電話給保羅一問,保羅電話裡說道:“老師其實已經找好了,只是先生一直沒得閒,所以就沒讓老師過來。”

“啊,是這樣,那……”範寧本想說讓他現在過來,但想了想又閉上了嘴,問道:“這課是怎麼教的?每天都要學還是固定一個時間?”

“都可以,隨先生喜歡。不過通常還是每週固定一個時間比較好,老師教授一點技巧,平時自己練習。”

“行,那你根據我的行程,安排一下教學時間吧,和老師那邊定一下。”

“好的。”

掛了電話,範寧又練了一會鋼琴才算作罷。

接著招呼柳灩準備好筆墨紙硯,去了花園裡的亭子裡,聞著花草的芳香,沉心靜氣練起了字。

經過一長段時間高效率的字帖練習,現在範寧已經開始自己寫字了。

寫的字初看起來也是像模像樣,除了呆板一點沒有自己的特色,給一般人看了,得個“好字”的評價不難。

書法這個東西怎麼說呢,應該說所有的藝術形式,很難有好壞對錯之分的,只能分出個人自身的喜好不同。

比如大眾審美就一定是對的嗎?

有些審美從科學角度講就是畸形的,但世人習以為常,何以為對?

所以範寧從來對此是嗤之以鼻的,只是以前人微言輕,為了恰飯沒辦法,而現在?

哥們不慣著!

說回來自己的字,在行家眼裡固然是呆板上不了檯面,但範寧短短時日練成現在這模樣,他自己還是很滿意的。

練了半個多小時,寫了n多副“上善若水”,最後找到一張自己最滿意的,取出一方鑑印沾了印泥,在宣紙一角輕輕一按。

“寧安居士”四個紅色古篆字相趣生輝。

這是範寧自己給自己取的號,所謂附庸風雅,不外如是。

包括鑑印之流,也是他特意讓保羅請了某粵地的纂刻大師製作的印章。

所用材料都是保羅花了大價錢收集來的,比如昌化的雞血石,壽山的田黃石等,這些現今已經成為收藏品的珍貴材料,保羅都毫不猶豫的用作了印章的料子。

當然,珍貴的東西畢竟少數,所以諸如青田石之類的也會使用。

範寧本人是屬於比較“精緻”的性格,尤其喜歡搞這些附庸風雅的東西,沒錢的時候就是這樣,有錢了只是追求更加的高而已。

其實日常生活裡很多時候是用不上的,也不回去用,但他享受的就是“擁有”的那種滿足感。

現在書法有了點成績,某些印章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在自己的作品裡印上一個鑑印,那是真的特別有爽感!

低著腦袋看了又看,滿意的點了點頭,讓柳灩把自己的字收起來,範寧捆了個懶腰,便漫步回了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