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攜美逛吃·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出了香奈兒的門店,幾人隨意閒逛起來。
隆恆廣場很大,上下五層樓,5.5萬平米的佔地面積,足夠範寧們逛上一下午時間,如果還嫌不夠的,不遠處還有嘉裡中心和芮歐百貨,反正是一定可以把範寧的腿給逛斷的。
這麼大的購物中心,自然不會只有那些名聲響亮的國際大牌入駐。
入目之處,還有很多看起來相當高大上但你基本沒怎麼聽過的“國際品牌”。
這些品牌店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店面裝修華麗,讓人一看就覺得檔次夠高;再比如,店名都是似是而非的鷹文、意文、法文甚至於拼音,搭配著朗朗上口的中文名,總體透著一股子“洋氣”。
這時候如果你進去店裡閒逛一圈,看看那些價格標牌,就會發現這些品牌貨的價格可也著實不便宜,一件衣服少則幾千,多則好幾萬的都屬於常規消費。
以前閱歷單純的範寧每次看到這些店的時候,總會不明覺厲,暗歎自己孤陋寡聞見識太少,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雖然名氣不大,但檔次不差那些香奈兒之流的國際品牌的。
直到今年生日的那一天,那是徹底改變他很多固有認知的一天!
完美的機器人先生周瑜周大都督告訴他,其實那些似是而非的洋氣品牌,很多都是做服裝行業的國內小老闆們開的。
“……”
這些雞賊的老闆們,講究點的呢,通常會在高盧和意呆利等歐洲國家註冊一家服裝企業,然後“借鑑”一些大牌的款式在國內生產出來,再貼上這些企業註冊的商標用來出售,好歹也能勉強算個國際品牌?
而更多不這麼講究的呢,壓根就是換個“洋氣”點的名字和商標,都沒必要搞這麼多彎彎繞。
範寧對此無言以對、不置可否。
很簡單,因為許多消費者就是會有一種“崇洋”的消費心態,就是覺得洋品牌才有檔次怎麼辦?
做服裝的迎合這種消費心理,搞個“洋”品牌賺錢就很容易理解了。
這麼幹,不但能吸引消費,價格還能高出天去,反而賺的更多,何樂而不為?
至於說消費者是否被收智商稅了,那能怪誰?
反正範老闆表示無所謂啦……
他現在購物只管喜不喜歡,對牌子什麼的真無所謂,畢竟買國際大牌最後花的錢也少不了一大筆智商稅,也就大哥別說二哥,買就完了。
······
三……四人組晃晃悠悠的隨意逛著,有看起來不錯的店就進去瞧瞧,挑挑選選一番,然後穿上試試,合適的範寧就刷卡消費,不喜歡的也不亂買。
這麼兜兜轉轉的一圈下來,知名的不知名的專賣店逛了個遍,包包鞋子各種配飾一樣沒放過,範寧也給自己和保羅採購了不少,這下終於花出去了近三百萬。
光是給兩女買的幾款包包就花掉了70多萬,再加上衣服、鞋子、手錶配飾等等,足足刷夠了一百多萬。
剩下的全都花在範寧自己和保羅身上了。
尤其是保羅,範寧對“折騰”他特別感興趣,花起錢來也是毫不手軟,買的比自己都多。
ヾ(≧?≦)〃
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過去了兩三個小時。東西一下子買的太多,幾人手裡已經完全拿不了了,最後索性找了管理服務中心寄存,等該逛該買的都差不多了,順便讓服務中心派人給直接送去酒店。
隆恆廣場雖大,但光是在服飾方面就一下子消費這麼多的顧客也真不多見,管理中心的人哪還敢怠慢,左右不過是做一回快遞而已,完全應當應分。
而範寧四人手裡沒了這些負擔,才總算鬆了口氣。
對偉哥來說,逛街從來不是個愉快的能直硬起來的活動,雖然給自己添東西還是很開心的,但是真的很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