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脈感應:200

修為:凝脈一重

內蘊:無

透過這幾日的修煉轉化,元力還稍稍增長了幾點,另外三項數值比剛突破時反而降低了些,不過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復。氣脈感應從50變成了200,這代表著蘇軾吸納空靈之氣的速度已經達到非常駭人的地步了。

“《西楚本紀》雖然有鍛體的功法,可惜我的修行進度並不快,轉化資料後恢復太慢,還得想想別的辦法,不知有什麼天才地寶能夠加快鍛體法的修煉進度。

接下來的日子倒是可以學習《西楚本紀》中的武技了,好歹也是凝脈境的武者了,總不能還是一個光有元力沒有戰鬥力的空殼武者吧。”

蘇軾心中大致規劃了下之後的計劃。

雖然他擁有系統,氣脈感應也提升到200點,但他元力的提升本來就能靠資源轉化,比自己吸納可快太多了,而且自己修行而來的元氣還不如轉化而來的精純,只有當實在沒有資源的時候,蘇軾才會選擇透過自己修行獲取元力,畢竟這實在是耗費時間的最差選擇。

透過這三週《西楚本紀》鍛體法的修行,他發現自己不愧是之前沒有氣脈感應的廢渣,連鍛體天賦也好像有點糟糕,進度異常緩慢。

可是他忘了一點,這是項羽的鍛體功法,尋常武者可能連入門條件都無法達到。要不是他之前不斷轉化資料後,元氣反覆滋養身體恢復數值,等於已經一遍遍的錘鍊體質了,他現在就不是感慨修煉進度緩慢了,而是根本連入門的資格都無法達到。

......

《霸王戟》,蘇軾翻閱著本紀中記載的武技。

“這倒跟我穿越前的記憶有點吻合,西楚霸王確實是一戟破萬敵,只是這是戰場上的殺人技,好像不太適合我平地上施展。

要是槍法就好了,不僅適合各種作戰環境,長槍白衣,簡直是每一位男人的夢想。

可惜人族九境好像不包括三國時期,不然說不準有機會能見到趙子龍。”

蘇軾摒棄了腦海中一些奇怪的念頭,繼續翻閱武技。

《沉舟》,這是一套劍法,只有寥寥三式,蘇軾這才想起原先世界史記中項羽的描述“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

這就表明項羽雖然學過劍術,但不夠精通。但奇怪的是史書中有關於項羽殺敵的記載,卻又均為持劍,而不是用戟。

不知穿越而來的世界中的霸王項羽,是否也是劍道中的混子。光憑這《沉舟》三式,好像過於簡單了些,看起來也不難學。

可惜蘇軾對劍法不感興趣,尤其是他對項羽學劍不成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覺得這門武技可能是用來湊數的。畢竟項羽自己都不擅長,只記載了寥寥三式,我要再去學不就是麻瓜了。

可他哪知道,之所以史書中有關於項羽殺敵的記載都為持劍,是因為《沉舟》才是他的底牌,而能被一同記錄到史書中被項羽所殺之人,皆不會是無名無能之輩。

項羽雖記載中描述為學劍不成,但要知道戟法他可是一天都沒學過,以項羽的武道天賦來說,他琢磨過的和沒琢磨過的武技自然不是同一檔次的。

蘇軾繼續翻閱著:

《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一套刀法,是項羽為楚境武者軍隊中的將士所創,刀法大開大合,講究為人族一往無前,遇山開山,不畏生死的氣魄。

這套刀法,首重心境氣勢,刀法技巧反而只是其次。

蘇軾對此刀法倒是很感興趣,但他也清楚的認知自己現在達不到這種心境,如果學習也只是勉強會點皮毛。

苦惱啊...蘇軾拼命的撓了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