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第二個任務,

王猛心中一直充滿了疑問,系統任務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尤其是見識到,太陽系廣闊的邊際後,

王猛對於這件事情的疑問更大了,

雖然這五顆深空探測器已經飛躍了天文物理意義上的柯伊伯帶,

但柯伊伯帶的範圍也不過是距離太陽30到55個天文單位的範圍,

在柯伊伯帶後,還有著至今無法準確確定範圍的奧爾特雲,

一些資料表明奧爾特雲可能有著一個令人類絕望的範圍,

甚至有證據顯示太陽的引力影響可以到達一光年之外的距離,

而這五顆探測器中最遠的旅行者1號也不過才飛到距離藍星16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上,

更重要的是這五顆探測器中,除了新視野號外,其他四顆深空探測器要不已經徹底停止執行,

要不就是大部分探測裝置已經無法工作,

王猛實在是無法想象,

這樣狀態的深空探測器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危險。

“難道他們身上有什麼是值得系統注意的?”

“還是因為不管是先驅者號,還是旅行者號,都攜帶了人類的資料?

又或者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先將新視野號抓回來再說!”

系統對於這件任務的規定是摧毀或是捕獲,

如果時間來不及,為了保險起見,王猛自然會將其摧毀,

但現如今時間完全來得及,王猛決定將其捕獲,他想要看一看,這五顆深空探測器身上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也許能在新視野號身上發現什麼!”

……

在殼層氦閃脈衝推進器的技術支援下,

捕捉已經距離他不遠的新視野號並不困難,

新視野號距離他的位置已經不到10個天文單位,

以殼層氦閃脈衝推進器的速度,

只需一個多月的時間便能將新視野號捉回來。

就這樣,

在進入妊神星環繞軌道後,

王猛將捕捉衛星的探測器發射後,便開始耐心的等待起來,

而在這期間,

他也沒有閒著,

向著第三個座標點區域傳送了一個大型全功能探測器,

之後便與花神星繼續做著實驗,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

第三代核聚變技術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完成了模擬實驗,

殼層氦閃脈衝推進器的推力也進一步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