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經過這三個月的飛行,

他也終於即將到達柯伊伯帶的物理邊界,

而在這裡,他也遇到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柯伊伯帶天體——妊神星。

“已進入妊神星一個天文單位範圍,飛船即將減速,

開始提前釋放探測器進入妊神星環繞軌道,

……”

然而,花神星的提醒嫁並沒有打斷王猛的手中的動作,

從藍星走來,他已經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天體,

妊神星只是一個普通的柯伊伯帶天體,

他現在還在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歷經兩個月的時間,

王猛對於飛船外部的加固工作此時也即將完成,

兩個小時後,

王猛漂在空中,

看著自己下方的飛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此時的飛船已經大變了樣子,

透過花神星的輔助計算,

主要用碳奈米材組成的抗衝擊磨損隔層,覆蓋了整飛船。

隔層與飛船並不完全接觸的,

中間有著支架與飛船相相連,

因為太空環境中沒有空氣阻力也不需要考慮這樣的結構是否會被吹散,

而且碳奈米材料的密度也不大,並未給飛船增加多少重量。

此外這樣的隔層式結構,在損壞後也更容易更換,

看著自己這兩個月的勞動成果,王猛不禁感嘆到:

“飛船的主體結構變的又大又粗,

更像是一個……飛船了!”

但看著看著,王猛卻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有點怪啊!

王猛回想這艘飛船,

從火衛一出發的那棍狀物,

到木衛三出發,在飛船尾部各加裝了一個圓形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在到現在給包上了一張皮,

如果整個飛船都包上了這層皮也倒是沒什麼,

但飛船最前面的圓頭駕駛位置得露出來,

上面有著多探測裝置,

如果用於檢測大型隕石的射電探測裝置,

為飛船引導方向的超新星定位系統,

……

許多用駕駛飛船的探測裝置不被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