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改,請稍後……)

而當前王猛遇到的這一片引力異常區域,

便處於太陽系引力邊緣的位置,

隨時可能因為外力旳擾動而發生變化,

但根據花神星這一年以來的檢測資料來看,

王猛發現,

這個引力異常點,相較太陽未發生過任何移動,

這種事情看起來不可思議。

“有沒有一種可能,因為移動的週期太慢,讓引力點看起來位移變化不明顯?”

而他能考慮的事情,花神星自然也能考慮到,

王猛從他手中的這份資料發現,

花神星似乎也考慮到了這種異常的情況,

並變換了多種測定方法,其中便有宇宙定位參照點的定位變換。

就像藍星上的一些交通工具,

在陌生的區域需要導航一樣,

在宇宙中確定一個地區的移動關係也需要這樣的定位方法,

一般透過三顆恆星便可以計算出,宇宙中相對的位置變化關係。

但用恆星定位的方法存在許多弊端,

因此在實踐中,

用更為遙遠且距離位置變化程度小的脈衝星,做為定位座標,

是宇宙空間旅行中,更為方便的定位導航方法。

而花神星便利用了距離太陽系,

2000光年到5000光年,psr編號內的三顆毫秒級脈衝星作為測量異常引力點位移的參照座標,

再發現這樣的異常情況後,

花神星又不斷擴大的定位座標的參照資料,

直到最後定位精度達到米級,

在這種情況下,

花神星終於得出,這個異常引力區域在這一年裡相對於太陽未發生任何移動的結論。

而看著花神星得出的大量資料,

王猛心中再怎麼懷疑,也只能相信這樣的結論。

“可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聽到王猛的疑問,

花神星在運算了幾秒後才回答道:

“這可能是一種粒子標準模型缺陷導致的異常現象。”

“標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