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航天員的發言,

在場的眾人都回想起了,在木衛三上鑿坑艱難的日子。

木衛三上的冰層平均厚度達到了150公里,

這樣的厚度極為恐怖,

要知道藍星地殼最厚的地方才不過70公里,

人類幾十年前鑽探最深的記錄也才不過幾公里。

若是真的在藍星上向下鑽探150公里,

恐怕會鑽透莫霍面,弄一個人工火山出來。

就算科技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以人類當前的技術,

想要在藍星上往下鑽150公里的距離,依舊是難以實現的事情。

所幸木衛三上的地質結構與藍星完全不同,

這一百五十公里厚的地質結構,幾乎完全是由冰層組成的,

這才讓人類有了穿透木衛三冰層的可能。

雖然有了可能,

可實施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容易,

鑽一個通道,並不難。

對付冰的辦法有很多,

因為冰的硬度很小,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也能鑿開。

谷滅

不過比起開鑿,

大都地面中心採取的是另一種辦法,

用類似盾構機的方法,透過施加溫度,使冰融化。

在利用融化的水冰加固通道。

而且王猛之前留下的融探裝置,

為地面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使得鑽孔工作變的更加容易。

而相對於鑽探工作,

真正困難的部分是如何保持,通道的穩定暢通。

因為整個冰層下存在著冰下海洋,

因此冰層存在著一定的運動,

就像藍星的大陸板塊,

因為地下有著流動的岩漿,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移動,

進而導致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事情。

而木衛三冰下海洋的流動性更強,

而且因木星施加的潮汐力,冰下海洋有著可以蝕空冰層的潮水,

雖說水對物體施加的力,

遠比不上岩漿這種粘稠流體對地殼施加的力,

但在時間流逝下,

冰層依舊會積蓄能量,出現冰層移動的問題。

因此在解決鑽透問題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