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一直在那片是實驗區域裡,徘徊逡巡。

直到今天,

探測器終於有所發現。

看著探測器傳回的資料包告,王猛愣了一下:

“碳!”

這種熟悉的物質,只是讓他啊疑惑了一下,

他便反應過來,這完全是個正常的現象,

氦閃是由氦等級的聚變直接躍遷到碳等級的聚變過程,

最後的殘留物質可不得是碳嗎?

而且太陽在變成紅巨星消散後,她的骨灰很有可能變成一顆白矮星,

根據估測,太陽最後遺留下來的白矮星,

一克一克白矮星物質質量的便可能達到11.6噸。

雖然密度如此恐怖,

但白矮星本質上還是以碳元素為主的大碳球。

而他實驗過後,

也留下了類似的碳元素物質,一下便讓王猛想到了很多:

“花神星,難道氦閃造出了白矮星物質材料?”

聽到王猛的話,花神星運算了幾毫秒後回答道:

“理論上,在氦閃爆發的那一刻,可能會製造出類似白矮星的物質材料,

但因為元素量和簡併環境問題,

這種物質只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以量子化的程度存在!”

“這樣啊!”

雖然花神星的回答很短,

但也指出了想要得出白矮星物質的條件,

首先便是,起碼的守恆定律要遵循一下,

一克白矮星物質的質量超過十噸,

也就意味著需要拿十噸的氦元素進行轉化,

這還要假設氦閃物質實際合成率為百分之百,

但實際上根據質能方程,

一部分物質,在聚變的過程中會變成能量散逸出去。

因此用氦元素轉變出一克的白矮星物質,

所需要的物質量必然不少。

而他現在在做氦閃實驗,所用的氦元素量,

遠沒有達到一克白矮星物質能形成的量,

因此花神星便說,只能在微觀領域觀察到這個現象。

至於另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