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先驅者(第1/3頁)
章節報錯
然而剛進入停放先驅者10號和11號艙室的王猛,
耳麥中便傳來了花神星的警告聲:
“請注意,輻射劑量已超過安全值,請儘快處理”
聽到花神星的語音,
王猛認真的打量了一下這兩臺早就已經停止工作的先驅者10號和11號,
上面的科學荷載早已停止工作,
要說有什麼能引起外星文明的注意,也只有這些具有輻射能量的重元素了。
按照他先前所設想的重元素超新星爆炸形成理論,
不同的核聚變等級能產生的元素差別很大,
以太陽這一類為主的黃矮星,最終聚變產物,以碳元素之內的元素為主,
當恆星質量超過太陽兩倍以上,最終聚變產物,才會以鐵元素之內的元素為主,
至於鐵元素的之後的重元素,
按照現有的天體物理學觀點,很有可能是超新星爆發所形成的。
而超新星爆發所能產生重元素的能力,
是不是也與恆星的質量有關,至今也沒有準確的定論,
人類對超新星爆發的研究還很有限,無法確定重元素與超新星爆發的相關度。
畢竟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便越短,
而太陽系附近並不存在超新星,
只能根據,已發現超新星爆發所遺留的星雲物質進行觀測,推演。
進而得出一種可能,
一顆超大質量恆心爆發後,
會形成一片巨大的星雲物質,
若是炸的徹底,沒有形成中子星、黑洞之類的高密度天體。
那星雲物質在時間的流逝下,
一部分向外快速擴張,
一部分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向內坍縮,
再次發生聚變反應,點亮成為次一級的恆星。
在時間的流逝下,次生恆星再次爆發,
在極為理想的條件下,再次形成一顆更小的恆星。
如此迴圈往復,
最終形成重元素富集的太陽系。
若是按照這種情況進行估算,
那重元素在宇宙中的普遍程度,也許並不像設想中的那麼高,
就像距離太陽系第二遠的巴納德星系,
根據估算,
巴納德星的年齡在70億到120億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