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上的畫面,

也隨著這陣光芒的爆發,一個接著一個的失聯,

直到最後,

只有飛船附近的攝像頭閃動了幾下,而後才恢復了正常,

……

殼層氦閃爆發的快,

消失的也快,

僅僅是數秒種,光芒便消失不見,彷彿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一樣。

看著如此快速消失的現象,

王猛趕忙向花神星詢問道:

“資料是否收集到?”

“正在整理中!”

“整理完畢!是否檢視?”

“是!”

隨著王猛的回答,

他面前的螢幕上出現了大量的資料,

王猛翻看了一下,

這裡面一個變化的資料引起了他的注意:

“爆炸威力不是1.2億噸當量嗎?怎麼變成了1.3噸億當量!”

聽到王猛的詢問,

花神星默默的運算了幾秒,而後回答道:

“估算錯誤的原因可能是發生了碳元素的聚變反應!”

“但因為缺少更精密的探測裝置,現在還無法確定具體發生了何種反應!”

花神星的回答讓王猛心中一驚:

核聚變技術出現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在聚變等級上便已經摸到了碳聚變之後的等級,

而花神星接下來的話讓他更加震驚:

“但根據瞬時激增的能量,可能是觸發了某種型別的碳閃反應!”

“碳閃!”

而透過花神星的解釋王猛也瞭解到了一些碳閃的情況,

如果說氦閃是發生在0.8到2.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天體末期,

那碳閃發生的條件比氦閃更為苛刻,

發生碳閃的恆星質量,至少也得超過8倍太陽質量。

但可惜的是,人類對於碳閃的瞭解遠沒有氦閃多,

有關碳閃的資料也很少,

甚至對於碳閃到底能跨越多少個聚變等級至今任然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話題。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類缺少研究碳閃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