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王猛的飛船正慢慢的向著木衛十九靠近。

從長度上來說,飛船已經達到了木衛十九的五分之一,

在這種長度下,飛船想要降落在木衛十九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所幸王猛現在也不需要將飛船降落在木衛十九上,

只需乘坐登陸返回艙,登上木衛十九便可,

至於為何要登陸木衛三,

這還與他近期和花神星以及地面討論出的實驗方案有關,

一開始離開木衛三時,

王猛並沒有具體的殼層氦閃實驗方案,

在不知道殼層氦閃爆炸威力究竟會達到什麼程度的情況下,

王猛的做法是儘量遠離木衛三,

以免對上面的一些科研裝置造成不必要的破壞。

而在之後的航行中,才與花神星確定了的殼層氦閃的實驗方案,

雖然搞爆炸是一件很令人心動的事情,

但也不能胡亂爆炸,

花神星需要的是殼層氦閃爆發的資料,

因此王猛要在爆發前,在殼層氦閃爆發的各個方向,各個距離,

放置感測器,檢測因各種資料。

而面對這種情況,

王猛和花神星想出的第一種實驗方案,

便是直接在太空中爆炸,

就比如,從火箭的頭部,將反應核心射出去,

讓其飛到預先放置好感測器的區域,

而後爆開,

然而這種方案裡,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比如說射歪了該怎麼辦,

如果過了感測器區域,或發生早爆又該怎麼辦,

總之,這種法案對於花神星的控制能力要求極高,

一不小心便可能出錯,

此外,感測器和反應核心也得加裝向量發動機,才能固定來,不然容易受到木星引力影響處亂飄。

因此便出現了第二個更為穩妥的方案,

將反應核心直接放置,木衛十九上,

雖然只能測定一半的爆炸方向,

但無論是感測器的數量,還控制難度都會大大的下降。

而這個方案雖然優於上一個方案,

但有一件事情讓王猛有些擔憂,

“殼層氦閃會不會破壞木衛十九,讓木星的衛星減1?”,

而接下來,花神星的解釋讓王猛發現自己的擔憂有些多餘,

他似乎高估了,核彈爆炸對大型天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