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越小的探測器,結構越簡單,其抗壓能力越強,

但小探測的通訊和能源供給,都會出現問題,

王猛原本的打算,便是用一根通訊電纜相連結,實驗一下能放多深。

而地面給出的計劃是隨著深度的增加,

放置逐漸縮小且經過加固的探測器,

直至海底,

此外途中這些探測器,還可以探測不同深度海水的變化,並充當電力和訊號的中繼器。

“就這個方案了!”

心中有了決議的王猛,開始著手準備,

雖然工程量很大但對於擁有建造槍的他來說,並不算什麼難題。

……

時間慢慢流逝,

在地面的幫助下,

很快從大到小,一整套水下探測裝置的藍圖匯入了他的系統中,

而在這段時間內王猛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些異常聲吶源,

竟然沒有離去,

還在不停的向上嘗試,

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異常聲吶源的嘗試,還有了效果,

從一開始能浮到距離海底20公里的位置,

在經過四十多個小時的努力後,

已經可以達到距離海底24公里的位置,

“它們是在適應海水壓力的變化,還是在調整某種裝置?”

“這倒是有趣了,

我在想辦法對抗海水壓力的增加,它們在對抗海水壓力的減少!”

“話說這兩件事情,哪個的難度更大?”

要說哪個的難度大,王猛不是很清楚,但他清楚一件事情,

四百公里的海水壓力變化,就算是藍星文明,也很難克服。

“說起來,空間站距離地面的平均高度大致也在300到400公里左右!”

“下面這些生物想要穿越400公里深度的海洋,到達海洋表面,恐怕並不容易!”

“它們最需要考慮的事情,便是如何避免自己發生爆炸!”

想到壓力降低引發的膨脹效果,

王猛回想起,自己曾前往西南某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冰雪高原時,

因大氣壓強降低,所攜帶膨化食品包裝袋,膨脹到極為嚇人的程度,

雖然沒能爆開,但僅僅是這點壓強變化,便引發瞭如此現象,

如果海底這些未知存在,失去了這400000米的海水壓力,會引發什麼現象?

王猛已經無法想象了,

“爆漿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