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捕獲第一個中微子到如今才不過是八年多的時間,

雖然在這短短的時間內,

中微子的捕獲,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但從顯微鏡發現細胞,到基因技術的應用,也是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

因此東部研究所的這些工作人員,

在除了好奇的情況下,更多的想到的是未來,

而相較於年輕的研究員還在考慮未來,思考著中微子對於人類未來的影響,

已經上了年紀的研究所負責人卻在考慮著另一件事情,

一件更為現實的事情,

也正是這件事情讓他激動不已,

那就是中微子的研究極有可能讓他獲得諾獎,

要知道從上紀元56年觀測到中微子,

到如今短短的六十多年裡,

每次對中微子研究的突破,必定會有一個諾獎,

而就在這不到七十年的時間裡,在中微子身上已經至少產生五個諾獎,

由此也可以看出物理學界對其的重視程度,

可就算有這麼多人從中微子身上薅出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直到如今人類對於中微子的進展依舊有限,

中微子還有大量引數都沒能被測定出來,

只要能確定任何一個引數,基本又是一個諾貝爾獎,

如今那把槍真的能激發出中微子,

“那……”

負責人心中默默的計算了一下,

中微子的質量到現在還沒有確定,

而中微子的質量的確定,早已被物理學界內定為一次諾貝爾獎,

稱重對於普通事務來說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

但對於中微子來說是極難完成的,

因為中微子太小,

小到一開始人類認為中微子並沒有質量,

小到中微子放到原子中最小的電子上,也相當於將一個乒乓球放在了藍星上,

甚至自然環境中,只要人類在曬太陽,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中微子在穿透人類的身體,

而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其質量小到直到現在也沒有發現中微子能與其他粒子反應。

因此,在如此條件下,只要他能確定中微子的質量,

下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選,幾乎是沒有懸念了,

而質量確定後,還有磁矩,震盪資料等等。

幾乎每個發現都是一個諾貝爾獎。

這才是他如此緊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