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距離火星越來越近,

這顆被人類探測器到訪過數次,但從未有人親到訪過的星球,

開始慢慢的便慢慢清晰起來。

王猛扒在懸窗上向著外面的火星望去,

一顆和赤紅色的星球出現在了映入他的眼中。

雖然火星只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

但再怎麼說也是一顆行星,

在沒有參照物,也沒有沒長、寬、高的宇宙中,

他依然是龐大的存在。

而接下來的變軌任務,便完全交個地面指揮中心,以及軌道計算機,

王猛看著這顆漸漸靠近的火星,回想這十天與地面的交流,

突然發現有了地面的支援,許多事情似乎變的容易起來。

如果沒有地面的支援,

他也只能按照系統提供的方案,

可系統所擁有的技術,是截止到藍星新紀元第21年的六月。

也就是說系統擁有在這個日期前所有人類的航空技術,

這就帶來一個巨大的問題,

與登月不同的是,人類至今沒有實現載人登火。

所有的資料,都是模擬模擬的資料

雖然只是一些模擬資料,

但經過拿沙十幾個各種型別的探測器、再加上幾十年的積累的各種資料。

從拿沙叫喊著要載人登火星那一刻,

許多方案都被模擬了一遍。

每一步如何走,如何登陸,都有了詳細的說明,

而王猛所乘坐的飛船正是拿沙計劃中的方案之一。

可惜,再怎麼模擬,那也是隻是模擬,

只有實時反饋的資料才是最安全的。

所幸他與地面建立了良好的聯絡,

又將合眾鷹國拿沙幾十年的研究,變成了人類的瑰寶,

王猛相信,合眾鷹國有著這樣的胸懷,也樂於助人,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

根據合眾鷹國幾十年的資料,大都指揮中心,結合自身所學,

很快將這道複雜的軌道計算題解決,得到了一個最優方案。

……

隨著王猛進入火星引力球範圍內,

此時飛船經過前面十天的減速,飛船的速度已經降到16.1公里每秒的速度。

在這樣的速度下,依舊是很難被火星引力捕獲,

所以王猛需要開始轉圈,慢慢的轉進去,

可當王猛轉到距離火星一萬公里的距離時,一個奇怪的東西出現自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