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零一天!

這個數字讓王猛心中一緊,

但想到對面的人,給出的資料是按照從藍星發射的資料進行計算

他的心中又活絡起來,

如今他在正在月球上,

從月球發射火箭的所需的時間是否要比在藍星上的少?

比如燃料,重力等因素的影響,那前往火星的時間會不會少一些。

王猛想到這裡,有心開啟電腦計算一,

但想到對面也應該有著航天方面的專家,

他便是嘗試的問了一聲:

而對面的那個老者聽到王猛的詢問,並沒有第一時間給出答案,而是反問道:

“你似乎很急著前往火星?”

見對面的老者聽出了什麼,

王猛也沒有隱藏什麼,畢竟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已經沒有人類能干預到了,

於是便乾脆的回答道:

“要是能在三百天內到達火星最好不過!”

“你有什麼建議嗎?”

雖然這樣說可能讓對面聽出什麼,知道他的目的和日期,

但如今他已經身在月球,誰能奈何他。

對面的老者似乎沉默了一下,又似乎在與一旁的人交談著什麼,過了半晌才回應道:

“如果你願意等上一些時日,也許可以給你提供幫助!”

“等上些時日?”聽到對面的老者提出的這個可能,

王猛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要是在這麼耽擱下去,等到了火星,那他整個人都涼透了。

在聽到時間已經不夠,他心中甚至已經有了一個不靠譜的想法,

如果發揮斯拉夫熊國力大飛磚的理念,

整合幾個飛行器,組成一個大型的空間站,

同時加大功率飛向火星,會不會以更快的速度飛向火星?能不能按時到達?

比如用上十個相同型號的推進器,

但該怎麼控制呢?

雖然現在的航空航天技術已經極其發達,

自動程式已經能控制衛星變軌航行,

甚至在不需要人操作的情況下,能精準的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

並能從上面取樣返回,

但那也只是在控制一個主推進器赫爾四個小型向量推進器

要是正真控制十幾個,恐怕光是除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