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鬼子投入兩萬以上三萬以下兵力。”

“那我的基本判斷就是,不能正面硬拼。”

“兩萬多人,相當於鬼子的一個甲種師團。”

“我說實話,以咱們太行軍區現階段的實力,跟鬼子的一個甲種師團正面硬拼,恐怕是勝算渺茫,是吧?”

“如果鬼子投入三萬以上兵力掃蕩。”

“那就沒什麼說的,只能分頭突圍,跳到外線分散作戰。”

“你們看,根據小鬼子的出兵數量,我們就可以制定三套不同的預案,對不對?再根據小鬼子可能的出兵線路,又可以制定出三套預案,兩者結合,那就是九套應急預案,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做更多。”

程世發道:“有這個必要嗎?”

“有必要。”旅長道,“有備方能無患!”

參謀長道:“旅長說的沒錯,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獲勝的機會越大,既便是最終被迫突圍,也能夠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丁偉說道:“說到這,恐怕就又要辛苦戰狼小隊了。”

“我知道。”王野站起身說道,“我們戰狼小隊一定爭取在三個月之內,踏遍太行軍區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溝以及每一條路!”

“然後把適合打阻擊、打伏擊的地形全部都標註好。”

“到時候,幾位首長只要一開啟地圖就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理想的戰場。”

“坐下說。”旅長示意王野坐下,又親自起身給他倒了碗酒,然後問道,“小王,丁偉的判斷是日軍兵力兩萬以下,我們太行軍區才有一戰之力,超過兩萬就必須避實擊虛,超過三萬就必須放棄太行根據地,跳到外線,那麼你的判斷呢?”

王野也沒有過多矯情,直接說道:“我的基本判斷是,此次掃蕩鬼子的參戰兵力一定超過三萬人,甚至於五萬人!”

“啊?”旅長和參謀長臉色微變。

五萬鬼子,相當於就是兩個甲種師團了。

兵力甚至都要超過太行軍區的八路軍了,這還怎麼打?

到時候不要說堅持內線作戰,恐怕就連分頭突圍都難。

參謀長道:“根據情報,日軍駐山西第1軍總共也就3個師團又4個旅團,所有作戰部隊全加起來也就8萬人左右,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兵力還要警備中條山的中央軍,怎麼可能抽調出5萬人進攻我太行軍區?”

“很簡單。”王野斷然說道。

“鬼子馬上要向山西增兵了。”

……

在太原第1軍司令部會議室。

參與會議的近百名年輕軍官,除了少數幾個語言表達能力實在不行的軍官,其他的基本上已經發過言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諸君的發言我都已經聽了,總結起來其實就一點。”

說到這一頓,岡村寧次又道:“因為兵力不足,是嗎?”

“大將閣下,事實就是如此。”作戰課長坂本隆一也忍不住了,起身說道,“第1軍總共也只有3個師團再加上4個旅團。”

“因為復員,以及戰傷減員,”

“各個部隊幾乎都缺編嚴重。”

“在名義上,第1軍擁有皇兵8萬餘人。”

“但實際上,第1軍僅僅只有不到7萬戰鬥人員。”

“才7萬人,不僅要擔負山西一省之治安,更要保證正太路、同蒲路以及白晉線這三條交通幹線的安全,更要留出相當一半的兵力警備中條山的支那軍!既便如此,大本營卻仍舊從第1軍抽調了4個步兵大隊去支援華中戰場。”

“以致各條交通線守備空虛,這才有了百團大戰的慘重失敗。”

“偌若兵力充足,以八路軍之孱弱戰鬥力,斷無可能威脅到各條交通線,更不可能給予皇軍造成如此之重創。”

聽到這,山本一木實在忍不住,當時就要起身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