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亂,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到了這裡,歌曲唱到一般,一時只剩下純音樂,很多看節目的人才勉強回過神,於是紛紛激動地發彈幕。

“霧草!太好聽了!”

“就感覺明顯比《九月菊》好聽,我的錯覺嗎?”

“我也有這種錯覺。”

“我也是!”

“那就不是錯覺!”

“這首國風太自然了,而且恢弘與憂傷、唯美彷彿融為了一體!”

“···”

節目中。

楊躍唱起了第二大段。

“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

凋謝的世道上,命運不堪

···

北風亂,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楊躍唱著,走到了舞臺邊緣,微微點頭閉上而眼。

顯然,他也完全沉浸到了這首歌裡。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一首歌罷,全場靜默。

彷彿整個演播廳的人靈魂都被楊躍歌聲帶到了歌曲裡的那個大唐由盛轉亂的時空。

過了接近二十秒,掌聲才從評委席上最先響起。

節目鏡頭給過去,這個最先鼓掌的人竟然是吳文傑。

並且他像是聽到《天亮了》的劉遠聲一樣,竟然激動地站了起來。

接著,整個演播廳都響起了掌聲,如雷霆如浪潮,經久不息。

大約過了十好幾秒,掌聲才漸漸停歇。

斌哥走上臺來,滿臉感慨地道:“這首《菊花臺》真是太好聽了。楊躍,可以給我們講講當初是怎麼創作出這首歌的嗎?”

楊躍含笑道:“其實我一直都挺喜歡吳文傑老師的《九月菊》,本身又對國風歌曲特別感興趣。

所以這首歌其實醞釀了許久,算是用一些碎片化的靈感聚集起來創作成的。

至於歌曲的意境、感情,都在歌裡,我就不多說了。”

斌哥點頭,隨即面向鏡頭,道:“下面就請是三位評委老師以及現場觀眾為楊躍這首《菊花臺》打分。”

接著,節目是各種觀眾打分的畫面,以及評委老師思考、在打分牌上寫字的畫面,聲音則播放的是廣告。

節目上方,彈幕則在瘋狂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