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個多月前,王織才算是相中一家擁有不錯演算法技術的小網際網路公司。

當然,這個小是相對於那些網際網路巨頭而言的。

既然擁有自己的演算法技術,公司的價值就不會太低。

後面王織就一直跟這家公司談投資的事,直到前幾天,才算是將投資示意都商定好。

楊躍趕著回國內的主要大事,就是作為雲夢投資公司的大老闆前去簽字。

···

作為“紫荊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兼CEO,王初遇今天有點緊張,心裡也總是患得患失的。

今年29歲的他,不僅有父母的上千萬家產可以繼承,自己也透過這幾年的努力,創下了“紫荊”這樣一家估值上千萬的公司。

再加上他長得也不差,甚至可以說有點小帥,在別人看來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

但自己苦自己知。

紫荊雖說估值上千萬,可實際上因為公司之前全力開發的交友app“探友”上線後遲遲無法創造預期的收益,已經讓公司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作為一家靠技術團隊立足的網際網路公司,盯上他們的人不少。

在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後,有好幾家投資公司都上門來談投資、收購。

但給的條件都不能讓王初遇以及他好友鄭北滿意。

這裡必須得說一下,王初遇雖然是公司老闆,可公司的核心卻是鄭北。

因為鄭北不僅是王初遇好友,更是計算機技術大牛,尤其精善演算法。

“探友”的交友推薦演算法,就是以鄭北為核心的團隊開發的。

可惜,“探友”不僅市場定位有問題,其他方面問題也不少,即便有優秀的演算法,依舊沒能在競爭激烈的交友app市場上立住腳。

前幾家來談的公司,主要就是相中以鄭北為核心的技術團隊,想要直接將這個技術團隊拿去做工具人,搞別的事情。

至於“紫荊”也要被換掉內在,只留一個殼。

探友嘛,在這些投資人看來都是失敗的產品,自然是要掃進垃圾堆裡,絕不會再為它花費一分冤枉錢。

因為公司當初之所以成立,就是因為鄭北、王初遇不想一直當工具人,想做點自己的東西,至少是做點有意思東西,這才從各自原本個公司離職,以校友為紐帶、以這個曾經母校的理科大才子為核心成立了“紫荊”。

所以,哪怕這幾家公司給的價錢頗高,王初遇、鄭北也沒同意“賣掉”公司。

但這次要投資他們公司的“雲夢”卻有所不同。

雲夢雖然也是相中了公司的技術團隊,卻能接受他們公司“做一點自己的東西”的想法。

雲夢投資公司表示,只要紫荊能將他們指定的一個專案做好,就能支援紫荊修改、維護“探友”。

雖然之後雲夢成為公司大股東,但公司仍是以王初遇為CEO,並在專案上如上述,每做好一個投資公司這邊的指定專案,就能做一個自己的專案。

正因如此,王初遇才說服鄭北,同意雲夢的投資與控股。

旁邊的另一位公司副總常佳,看出王初遇的緊張,不禁笑道:“今天要見的可是鄭總偶像,鄭總都沒緊張,王總緊張什麼?”

王初遇偏頭,見鄭北正盯著膝上型電腦,似乎在敲程式碼,不禁笑道:“他沒緊張?他一緊張就喜歡迅速的編寫一些簡單程式碼,我還不清楚嗎?不信你去看。”

常佳湊過去要看鄭北筆記本螢幕,鄭北卻是直接合上了,貌似淡定地道:“這個演算法我已經研究好了。”

常佳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鄭北這分明是不打自招啊,果然緊張了。

就在這時,王初遇手機震動起來。

他一接通,跟對方說了兩句就掛掉,滿臉激動地道:“楊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