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躍的話,會議室中紫荊的人都不禁沉默。

因為他們得承認,楊躍說得有道理。

之前“探友”市場反響不怎樣的原因之一,就是功能上沒有自己的特點,難以讓人記住,可替代性也太高。

這時候楊躍又道:“另外你們應該已經看到過專案策劃書上的分析,現如今的社會,大家工作都很忙,用來娛樂的時間都是碎片化的。

所以,短影片的興起可以說是應運而生,因為只有影片足夠短,才能讓人們在有限的時間中獲得更多的東西。

這東西可以是純粹的開心、愉悅,也可以是具體的內容。

至於說怎麼在不足一分鐘內做到這些,其實並不是我們該操心的。

只要我們把平臺做起來,那些做短影片的人會迅速變得專業,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斷地最佳化他們的答案。”

楊躍說完,紫荊眾人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這次基本都是在認真思考這個叫“某音”的短影片平臺未來是否真的有前途了。

這時王織也開口道:“另外,希望各位不要忘了,在我們去簽好的合約中,紫荊的技術團隊只有做好了我們指定的這款產品,才能用我們給公司注入的資金去修改、運營探友。”

言下之意,這件事紫荊眾人其實是沒有選擇的,就算對“某音”的前途有疑慮也沒用。

王織就是來扮黑臉的。

所以,聽了她的話,紫荊眾人思想轉變就更快了。

不過最先開口的卻是原本話較少的鄭北。

只見他看著楊躍道:“楊總,我看策劃書上說明,這個短影片主要以來推薦演算法?”

“不錯。”楊躍點頭,“推薦演算法是否足夠優秀,是某音能否成功的關鍵技術,其次就是資料庫的相關技術。

我知道鄭總是演算法方面的行家,而這正是我看好紫荊並願意投資紫荊的關鍵。”

鄭北低頭,又看了看策劃書上對某音未來的描述。

透過推薦演算法,每個某音使用者都能看到他們喜歡的、想看到的短影片。

同樣的,透過某音平臺,每個創作者的短影片,都有一定機率推薦到其他使用者那裡。

也即是說,只要你的短影片get到了大多數人的興趣點,就有火爆的可能!

這可以說是一個使用者、創作者、平臺三方互利的產品!

想明白這點,鄭北倒是沒急著表態,而是低聲跟好友王初遇交流了一會兒。

然後王初遇就微笑著道:“某音這個專案確實不錯,我和鄭北都覺得它值得做,也會用心去做好,這一點楊總儘管放心好了。”

這就是楊躍召開這個立項會議的目的。

他雖然能透過合約強行指定紫荊做某音,可如果紫荊不理解這個專案,甚至是反感,做事效率絕不會多高,也難以做到多好。

唯有讓鄭北、王初遇等人切實認可了某音的意義,才能讓他們用心去做好這件事。

因此聽見王初遇的表態,楊躍也笑了,道:“那好,接下來我們就談一談某音各方面的一些具體問題吧···”

某音的立項會議開完後,楊躍就帶著馬菲菲、黃勇離開了紫荊網際網路公司。

至於王織,則會帶著她手下的幾個人作為資方入駐紫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