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節目繼續,很好地留住了觀眾的目光。

因為有導師歌唱環節,所以這一期的好聲音最終只有10人登臺。

有導師為其轉身,透過盲選的學員則有8人。

但並非每個老師搶了兩個。

其中,劉遠山、張青珊都只搶了一名學員。

祝奇生、蕭妤則各自搶了三個。

同時,在申海衛視的某間屋子中,這一期《神州好聲音》的收視率資料也出來了。

“多少?”趙川期待地問。

旁邊韓秋月等人也都是目露期待的神色,而非先前的忐忑、緊張。

因為幾人全程都待在申海衛視這間節目收視率的實時監控室中。

已經獲知了《神州好聲音》的最高收視率為3.7,遠超過了當初《金牌唱作人》第一期的最高收視率。

中間實時收視率也沒有大幅度跌落的情況出現。

所以單期的收視率必然不錯。

相關工作人員查了一下,就激動地道:“《神州好聲音》本期收視率為2.9!”

聽見這話,資料監控室的人都不禁激動。

尤其是淬星傳媒的三人。

其中又以韓秋月為主。

須知,如今淬星傳媒雖然由楊躍控股成為大老闆,節目製作失敗也損失的事楊躍的錢。

可對韓秋月三人來講,卻是他們公司最後翻身的機會。

假如這個節目又撲了,公司恐怕會一蹶不振,再也難以在節目製作行業立足。

說到這裡,必須要提的是,這個世界的收視率統計方法、標準,都和楊躍前世略有不同。

因為相關技術都已經頗為成熟,再加上對文化產業弄虛作假打擊比較嚴厲,收視率統計並非是採取抽樣調查法,而是大資料統計。

比如說這一期好聲音節目的收視率,就是以節目播放的這2小時內所有觀看過節目的人數,除以這兩小時內所有觀看節目的人數,再化為百分比。

當然,這裡說觀看人數其實也不對,準確來說應該是觀看裝置。

即一個裝置只算一個人。

這種演算法未必很好,但所有節目都這麼算,那就是較為公平的。

而透過相關技術手段實時得到的播放終端訊號反饋統計的資料也是較為真實的。

當初《金牌唱作人》第一期的收視率只有2.2,後來便發展成為大火的節目。

由此就能理解韓秋月幾人此時激動的心情了。

當然,第一期節目獲得不錯的收視率只是一個開始,一個而節目要想大火,必須一整季的每一期節目都有較高的收率才行。

激動之下,韓秋月甚至和昔日的同事兼競爭者孟靜擁抱了下。

等各自感受了彼此的波濤洶湧,兩人才略顯尷尬的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