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國風代表人物的碰撞(第2/3頁)
章節報錯
週二,五位競演嘉賓輪番與節目組的樂隊進行排練。
週三正式錄製節目。
楊躍也終於見到了三位評委老師。
其中兩個竟然都是他的“熟人”。
一個是劉遠聲,另一個則是蕭妤。
至於第三個評委老師卻是楊躍聞名已久的吳文傑。
楊躍早對吳文傑進行過了解。
作為一名拿過金曲獎、金鐘獎的天王,吳文傑今年才40歲。
他19歲出道,最初是唱主流歌曲。
因為自己具備寫歌能力,唱法、嗓音也有特色,再加上籤入了一個靠譜的娛樂公司,僅六七年就晉升為一線歌手。
隨後他開始創作國風歌曲。
當時神州還未有“國風歌曲”這一概念。
最先是一些唱作人在歌曲中融入江湖、武俠文化有關的內容,主要是做武俠劇插曲。
隨後就擴大到不斷融入傳統文化有關的東西。
都是不成系統的創作,任意而為之。
整個神州樂壇還是以不斷模仿西方潮流歌曲風格為主。
吳文傑本身就有不錯的國學文化底子,就從歌曲的譜曲、作詞、編曲全方面的融入神州傳統的東西。
因為他確實有才,又有著人氣基礎,創作的第一首國風歌曲就被許多歌迷喜愛,一曲爆火。
隨後便以一年兩三首的速度不斷創作出一首又一首的國風歌曲。
雖不說每一首都能爆火,但至少都算得上不錯。
到了他創作國風歌曲的第三年,終於以一首《九月菊》榮獲金曲獎,獲封天王。
隔一年,又以一首《清明上河圖》榮獲金鐘獎,二度封王。
至此,吳文傑變為成為神州的國風歌曲大師,成為了國風歌曲的代表人物。
楊躍嚴重懷疑,節目組邀請吳文傑當評委老師,有“針對”他的意思。
這個針對並非惡意。
大約只是想看看他與吳文傑相遇,會在音樂上擦出怎樣的火花。
很大機率,是希望他在節目中再創作出一首能媲美《東風破》的國風歌曲。
同時,觀眾們看到楊躍和吳文傑同臺也會興奮——哪怕吳文傑並非競演嘉賓,而是評委老師。
···
週四。
也即是12月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