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飛鳥’的‘鳥’嗎?”因為蕭妤是嶺右人,沒經過練習鳥字發音略有點不準,所以斌哥就專門問了下。

蕭妤直接將選題紙卷交給他,點頭道:“對,就是‘鳥’。”

可是她發音還是有點怪怪的。

這讓現場觀眾都不禁輕聲笑起來。

螢幕前很多人也是一片歡樂。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蕭妤唱歌音還是很準的——據說她每次錄歌都要先練習很多遍咬字。

一些彈幕則已經在討論起這個選題如何創作了。

“鳥這個意象很普通,也不難創作,看來蕭女神手氣不錯嘛。”

“也許蕭女神離婚後轉運了呢?”

“蕭女神也離婚了?”

“多新鮮的事兒啊,三年前就離了。”

“《飛鳥與魚》大家覺得這個歌名怎麼樣?就借用泰戈爾明詩的內容。”

“越是這樣普通好寫的題目,競爭就越激烈,看來下一輪要好看了。”

“子瑜哥哥寫過一首關於鳥的歌哦,《愛情好像一隻鳥》,超好聽噠!”

“···”

節目中關於“鳥”這個選題就沒太多討論了,也就是斌哥賣了個萌,表示一時根本想不到寫什麼“鳥歌”。

隨後抽取第二個選題。

“下面有請目前場內總得分最高的唱作人,楊躍,來抽取一個型別的選題。”

楊躍沒磨嘰,上臺後很快就在另一個類似的箱子中摸出一個紙卷。

開啟紙卷後,他先是驚訝,隨即就笑了。

“誒,觀眾朋友們看到沒有,楊躍笑了。”斌哥在一旁觀察得很仔細,“難道是抽到了他所擅長的型別嗎?”

楊躍搖頭微笑,“沒有,只是這個型別很新穎,我個人也比較感興趣。”

“那麼究竟是什麼選題呢?”

“國風。”

楊躍一吐出答案,節目鏡頭頓時連續給剩餘四個唱作人,以及三個評委。

這些人幾乎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因為國風歌曲出現年份還短,還是一種神州本土特產的歌曲型別。

目前來說,只能算剛脫離小眾,距離主流還遠。

傳唱度比較廣的國風歌曲就那麼幾首,卻都不是特別火。

而以國風為標籤的歌手,目前只有一個達到了頂尖層次。

剩餘一些嘗試唱國風的歌手連達到一線層次的都沒有。

所以,目前公眾對國風歌曲接受度還比較低,圈內都認為國風屬於比較難創作的歌曲型別。

鏡頭回到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