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統計,盛夏第一輪的場內得分為337分。

與前兩期的第一輪唱作人得分做比較,這個等算是比較高的了。

比如上一期,五個唱作人,有兩個第一輪得分都沒超過300分。

看到這個結果,彈幕上立即出現了不少預言帝——

“337分,盛夏這輪穩進前三啊!”

“這麼高的分,盛夏要不進本輪前三,我倒立吃麵!”

“前面的不自信啊,要我就倒立拉稀。”

“這麼多人想騙吃騙喝嗎?才第一個呢。”

“前兩期唱作人第一個出場的哪輪不進前三?”

“深哥,你怎麼看?”

林清音看到直播間開始連續出現彈幕詢問楊躍的意見,聽覺上的注意力便集中到直播上。

只聽楊躍一笑道:“我覺得她這首歌不錯,唱得也好。至於能不能進前三,怎麼也得等聽過第三個人演唱完才能判斷吧?”

這回答顯然不能讓直播間水友滿意,又冒出些彈幕催著他猜。

楊躍卻笑著道:“第二個人要登臺了,我們看節目。”

林清音也一笑,目光轉向手機螢幕,恰好聽見主持人的最後一句話。

“讓我們有請唱作人——茅欣然!”

“啊!”

“欣然!欣然!”

現場立即有觀眾叫了起來。

節目上也冒出許多激動、興奮的彈幕——

“真的有茅欣然!”

“哈哈,就說我家欣然會上這期唱作人吧?”

“欣然欣然,唱作不凡!”

不過茅欣然到底出道太短、成名太快,粉絲多、狂熱,可看她不順眼的也有不少。

這點同樣在彈幕中反應出來。

“茅欣然也能上唱作人??”

“臥槽,唱作人節目組是沒人請了嗎?”

“茅欣然的公司給節目組投錢了吧?”

“茅欣然就粉絲多,人氣虛高,場內競演能比得過剛才的盛夏?”

林清音沒有參與網上的評論。

作為一個深入瞭解過樂壇的人,她反而覺得,確實有一些歌手剛出道時靈氣很足,作品質量也不錯。

如茅欣然,能有如今的人氣固然有其公司炒作的原因,但也和其本身實力脫不開關係。